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一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 AS的病因认识 | 第13页 |
2 AS的病机认识 | 第13-14页 |
3 有关“本虚标实”分歧认识 | 第14页 |
4 对症候特点的认识 | 第14页 |
5 对AS的中医治疗进展 | 第14-15页 |
6 小结 | 第15页 |
二 “动脉粥样硬化”西医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 概念 | 第15-16页 |
2 机制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3 治疗进展 | 第18-20页 |
4 小结 | 第20页 |
三 “动脉粥样硬化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 细胞凋亡概念 | 第20页 |
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细胞凋亡 | 第20-22页 |
3 小结 | 第22-23页 |
实验研究 | 第23-34页 |
实验一 参红通络颗粒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的影响 | 第23-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结果 | 第26-30页 |
实验二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学观察 | 第30-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结果 | 第31页 |
实验三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细胞凋亡 | 第31-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34页 |
讨论 | 第34-37页 |
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页 |
2 参红通络颗粒方解与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34-36页 |
3 问题与展望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附图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