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钚元素 | 第13-17页 |
1.1.1 钚的物理性质 | 第13页 |
1.1.2 钚及同位素其应用 | 第13-14页 |
1.1.3 钚的毒性 | 第14-15页 |
1.1.3.1 放射性毒性 | 第14页 |
1.1.3.2 化学毒性 | 第14页 |
1.1.3.3 放射性与化学毒性的比较 | 第14-15页 |
1.1.4 钚的来源及含量 | 第15-17页 |
1.1.4.1 大气核试验 | 第15-16页 |
1.1.4.2 核设施排放 | 第16页 |
1.1.4.3 核事故 | 第16-17页 |
1.2 海洋环境中钚 | 第17-29页 |
1.2.1 海洋环境中钚的海洋地球化学循环 | 第17-19页 |
1.2.2 海洋中钚的含量及其行为特征 | 第19-24页 |
1.2.2.1 海水 | 第19页 |
1.2.2.2 海洋沉积物 | 第19-20页 |
1.2.2.3 海洋生物 | 第20-24页 |
1.2.3 海洋中钚的应用 | 第24-29页 |
1.2.3.1 海水研究 | 第25页 |
1.2.3.2 沉积物研究 | 第25-29页 |
1.2.3.3 海洋生物研究 | 第29页 |
1.3 本研究的目标、意义和内容 | 第29-31页 |
1.3.1 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29-30页 |
1.3.2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页 |
1.3.3 创新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海洋样品中钚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 第31-39页 |
2.1 海洋环境钚及其同位素的富集和纯化 | 第31-34页 |
2.1.1 海水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第31页 |
2.1.2 沉积物和海洋生物前处理 | 第31-32页 |
2.1.3 Pu的分离与纯化 | 第32-34页 |
2.1.3.1 溶剂萃取 | 第32-33页 |
2.1.3.2 离子交换树脂 | 第33页 |
2.1.3.3 萃取色层柱 | 第33-34页 |
2.1.3.4 基于离子交换树脂的连续流动/连续注射分离法 | 第34页 |
2.2 海洋环境中钚同位素的测量 | 第34-38页 |
2.2.1 放射性测量测量方法 | 第35-36页 |
2.2.1.1 α 谱仪法 | 第35-36页 |
2.2.1.2 液闪测量法 | 第36页 |
2.2.2 质谱分析法 | 第36-38页 |
2.2.2.1 ICP-MS测量法 | 第36-37页 |
2.2.2.2 加速器质谱AMS分析法 | 第37-38页 |
2.2.3 其他测量方法 | 第38页 |
2.3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海洋样品中钚同位素测量方法的建立 | 第39-47页 |
3.1 实验方案的制定和方法选择 | 第39-43页 |
3.1.1 样品前处理方法选择 | 第39-41页 |
3.1.1.1 海水前处理方法 | 第39页 |
3.1.1.2 沉积物前处理方法 | 第39-40页 |
3.1.1.3 海洋生物前处理方法 | 第40-41页 |
3.1.2 Pu的分离与纯化方法选择 | 第41-42页 |
3.1.3 电沉积方法选择 | 第42页 |
3.1.4 测量方法选择 | 第42-43页 |
3.2 海洋样品中钚同位素分析与测量 | 第43-47页 |
3.2.1 实验流程 | 第43-44页 |
3.2.2 试剂与制备 | 第44页 |
3.2.3 样品的前处理 | 第44-45页 |
3.2.3.1 海水中Pu的前处理 | 第44-45页 |
3.2.3.2 沉积物及生物灰中Pu的前处理 | 第45页 |
3.2.4 Pu的分离与纯化 | 第45-46页 |
3.2.5 样品源制备与测量 | 第46-47页 |
3.2.5.1 制样时间 | 第46页 |
3.2.5.2 样品测量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海洋环境中钚的含量水平 | 第47-69页 |
4.1 广东大亚湾海域环境中钚的含量水平 | 第47-54页 |
4.1.1 海域状况 | 第48页 |
4.1.2 海洋学研究进展 | 第48页 |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48-50页 |
4.1.3.1 样品采集 | 第48-50页 |
4.1.3.2 样品分析 | 第50页 |
4.1.4 研究结果 | 第50-54页 |
4.1.4.1 海水中钚及其它核素放射性水平 | 第50-52页 |
4.1.4.2 海水中核素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52-54页 |
4.1.4.3 沉积物中钚放射性水平 | 第54页 |
4.2 广西防城港海域环境中钚的含量水平 | 第54-61页 |
4.2.1 海域状况 | 第54-55页 |
4.2.2 海洋学研究进展 | 第55-56页 |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56-57页 |
4.2.3.1 样品采集 | 第56-57页 |
4.2.3.2 样品分析 | 第57页 |
4.2.4 研究结果 | 第57-61页 |
4.2.4.1 海水中钚及其它核素放射性水平 | 第57-58页 |
4.2.4.2 海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58-61页 |
4.3 海南昌江附近海域环境中钚的含量水平 | 第61-69页 |
4.3.1 海域状况 | 第61-62页 |
4.3.2 海洋学研究进展 | 第62页 |
4.3.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62-64页 |
4.3.3.1 样品采集 | 第62-63页 |
4.3.3.2.样品分析 | 第63-64页 |
4.3.4 研究结果 | 第64-69页 |
4.3.4.1 海水中钚及其它核素放射性水平 | 第64-65页 |
4.3.4.2 海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65-67页 |
4.3.4.3 海洋生物中钚放射性水平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9-71页 |
5.1 方法学研究方面 | 第69页 |
5.2 测量结果 | 第69-70页 |
5.3 研究存在问题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5页 |
主要技术成果和参与海洋调查情况 | 第85-87页 |
1 主要技术成果 | 第85页 |
2 参与海洋调查情况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