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问题研究--以莱芜市莱城区口镇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 第15-23页 |
2.1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1 民主 | 第15页 |
2.1.2 基层民主 | 第15-16页 |
2.2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16-23页 |
2.2.1 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 第16-17页 |
2.2.2 符合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 | 第17-19页 |
2.2.3 符合我国依法治国的要求 | 第19-20页 |
2.2.4 符合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 | 第20-23页 |
第三章 莱芜市口镇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分析 | 第23-33页 |
3.1 对口镇情况的介绍 | 第23页 |
3.2 口镇下辖村民主制度建设的现状 | 第23-25页 |
3.2.1 民主制度建设历程 | 第23-24页 |
3.2.2 对口镇下辖村的调研情况介绍 | 第24-25页 |
3.3 口镇下辖村在民主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3.3.1 政治制度方面 | 第26-27页 |
3.3.2 法律方面 | 第27页 |
3.3.3 经济方面 | 第27-28页 |
3.3.4 文化方面 | 第28-29页 |
3.4 口镇下辖村民主制度建设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 | 第29-33页 |
3.4.1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3.4.2 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3.4.3 法律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借鉴 | 第33-44页 |
4.1 河北青县模式 | 第33-36页 |
4.1.1 河北青县模式分析 | 第33-34页 |
4.1.2 河北青县模式的经验 | 第34-35页 |
4.1.3 河北青县模式的问题 | 第35-36页 |
4.2 广东蕉岭模式 | 第36-39页 |
4.2.1 广东蕉岭模式分析 | 第36-37页 |
4.2.2 广东蕉岭模式的经验 | 第37-38页 |
4.2.3 广东蕉岭模式的问题 | 第38-39页 |
4.3 浙江温岭模式 | 第39-44页 |
4.3.1 浙江温岭模式分析 | 第39-41页 |
4.3.2 温岭模式的经验 | 第41-42页 |
4.3.3 温岭模式的问题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4-51页 |
5.1 政治方面 | 第44-46页 |
5.1.1 明确领导关系 | 第44-45页 |
5.1.2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 第45-46页 |
5.1.3 维护村民民主权利 | 第46页 |
5.2 经济方面 | 第46-48页 |
5.2.1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第47页 |
5.2.2 培养职业农民队伍 | 第47页 |
5.2.3 大力发展服务业 | 第47-48页 |
5.2.4 加快农业金融创新 | 第48页 |
5.3 文化方面 | 第48-51页 |
5.3.1 积极发挥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优势 | 第48-49页 |
5.3.2 培养良好的文化氛围 | 第49页 |
5.3.3 提高村干部的文化素养 | 第49-50页 |
5.3.4 转变村民宗族文化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