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9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 第12-13页 |
·药物控制释放的机理 | 第12页 |
·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优点 | 第12-13页 |
·药物载体材料 | 第13-20页 |
·羧甲基纤维素发展和制造 | 第14-16页 |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化学结构 | 第16-17页 |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物理化学性能 | 第17-18页 |
·水凝胶的制备 | 第18-20页 |
·物理交联水凝胶 | 第18-19页 |
·化学交联水凝胶 | 第19-20页 |
·微系统 | 第20-26页 |
·微流体与芯片实验室 | 第21-22页 |
·微流体的特性 | 第22-24页 |
·LOC的应用 | 第24-26页 |
·细胞生物学 | 第24页 |
·微流体DNA芯片 | 第24-26页 |
·蛋白质分析 | 第26页 |
·微球型药物载体 | 第26-37页 |
·微球类药物释放体系及特性 | 第27-29页 |
·常用微球制备方法 | 第29-33页 |
·微流控装置制备微球研究进展 | 第33-37页 |
·含台阶式微通道 | 第34页 |
·T型垂直交错微通道 | 第34-35页 |
·Y型微通道 | 第35-36页 |
·流体聚焦微通道 | 第36-37页 |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创新点 | 第37-39页 |
·立题依据 | 第37-38页 |
·创新点 | 第38-39页 |
第二章 含酚基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及表征 | 第39-52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9-40页 |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透析袋预处理 | 第40-41页 |
·含酚基羧甲基纤维素(Ph-CMC)的合成 | 第41-42页 |
·Ph-CMC的结构表征与接枝密度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对羟基苄胺的结构分析 | 第43-47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 | 第43-44页 |
·绘制标准曲线 | 第44-45页 |
·FTIR分析 | 第45-46页 |
·~1H-NMR分析 | 第46-47页 |
·Ph-CMC的结构分析 | 第47-50页 |
·FTIR分析 | 第47-48页 |
·1 ~1H-NMR分析 | 第48-49页 |
·GPC分析 | 第49页 |
·酚基接枝密度 | 第49-50页 |
·Ph-CMC液体密度 | 第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含酚基羧甲基纤维素流变性能研究 | 第52-56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2页 |
·主要试剂 | 第52页 |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不同浓度Ph-CMC溶液的稳态剪切 | 第53-54页 |
·不同分子量Ph-CMC溶液的稳态剪切 | 第54页 |
·不同温度对Ph-CMC溶液的稳态剪切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微球装置的搭建和含酚基羧甲基纤维素微球的制备 | 第56-71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6页 |
·主要试剂 | 第56页 |
·主要仪器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64页 |
·汇聚同轴微流体装置设计及其参数设定 | 第56-62页 |
·含酚基羧甲基纤维素微球的制备 | 第62-63页 |
·含酚基羧甲基纤维素微球形态观察与粒径分布 | 第63-64页 |
·微球成型重要参数 | 第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9页 |
·不同分子量的Ph-CMC微球形态观察 | 第65-66页 |
·不同内流速的Ph-CMC微球及粒径分布 | 第66-69页 |
·不同内流体浓度Ph-CMC微球及粒径分布 | 第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第五章 PHBV及装置工艺参数生物学评价 | 第71-81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1-72页 |
·主要材料 | 第71页 |
·主要试剂 | 第71-72页 |
·主要仪器 | 第72页 |
·试剂配制 | 第72-74页 |
·PBS液 | 第72-73页 |
·D-Hanks液 | 第73页 |
·细胞培养基配制 | 第73-74页 |
·实验方法 | 第74-77页 |
·骨髓间充值干细胞(MSCs)原代培养 | 第74页 |
·细胞传代培养 | 第74页 |
·细胞收集与冻存 | 第74-75页 |
·细胞复苏 | 第75页 |
·细胞计数 | 第75-76页 |
·细胞与材料共培养 | 第76页 |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 第76页 |
·生物学常规检测 | 第76-77页 |
·细胞贴壁率测定 | 第76-77页 |
·细胞形态观察 | 第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79页 |
·SGC电镜观察和贴壁率 | 第77-78页 |
·骨髓间充值干细胞(MSCs)原代培养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1-84页 |
·总结 | 第81-83页 |
·不足及后续工作建议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9页 |
缩略词表 | 第99-100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100-101页 |
附件 | 第101-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