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2 方法与技术 | 第17-22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2 背景知识与技术 | 第17-19页 |
2.2.1 电子地图 | 第17-18页 |
2.2.2 路网数据来源 | 第18页 |
2.2.3 车联网数据 | 第18-19页 |
2.2.4 位置数据 | 第19页 |
2.3 主要算法 | 第19-20页 |
2.3.1 数学形态学 | 第19-20页 |
2.3.2 高斯滤波 | 第20页 |
2.4 应用工具与软件包 | 第20-21页 |
2.4.1 R语言 | 第20页 |
2.4.2 Python语言 | 第20页 |
2.4.3 图形可视化ggplot2包 | 第20页 |
2.4.4 科学计算NumPy和SciPy包 | 第20-21页 |
2.4.5 图像处理Matplotlib和Scikit Image包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轨迹数据观察与分析 | 第22-39页 |
3.1 分析过程与方法概述 | 第22-23页 |
3.2 数据准备与转换 | 第23-25页 |
3.2.1 待分析的大规模行车轨迹数据集 | 第23-24页 |
3.2.2 数据处理与转换 | 第24-25页 |
3.3 经纬度数据重复频率分析 | 第25-27页 |
3.3.1 唯一性处理 | 第25页 |
3.3.2 可视化观察 | 第25-26页 |
3.3.3 按精度提取处理 | 第26-27页 |
3.4 不同轨迹精度下的可视化分析 | 第27-38页 |
3.4.1 第一级观察 | 第27-30页 |
3.4.2 第二级观察 | 第30-32页 |
3.4.3 第三级观察 | 第32-33页 |
3.4.4 第四级观察 | 第33-36页 |
3.4.5 第五级观察 | 第36-38页 |
3.4.6 第六级观察 | 第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轨迹数据提取与分割 | 第39-50页 |
4.1 行车轨迹数据提取与观察 | 第39-45页 |
4.1.1 数据提取 | 第39页 |
4.1.2 数据分析 | 第39-41页 |
4.1.3 刹车数据分析与观察 | 第41-42页 |
4.1.4 轨迹方向分析与观察 | 第42-45页 |
4.2 方向数据分割 | 第45-49页 |
4.2.1 分割规则 | 第45页 |
4.2.2 分割数据集 | 第45-46页 |
4.2.3 分割数据可视化 | 第46-48页 |
4.2.4 分割方法综述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路网矢量化处理 | 第50-79页 |
5.1 矢量路网 | 第50-51页 |
5.2 数据集处理与图像生成 | 第51-53页 |
5.2.1 数据集 | 第51页 |
5.2.2 图像生成 | 第51-52页 |
5.2.3 R语言代码 | 第52-53页 |
5.3 路网矢量化处理 | 第53-70页 |
5.3.1 矢量化处理思路 | 第53-54页 |
5.3.2 未分离道路的局部采样路网矢量化处理 | 第54-66页 |
5.3.3 分离道路路网的矢量化处理 | 第66-70页 |
5.4 实验 | 第70-77页 |
5.4.1 实验步骤 | 第70-76页 |
5.4.2 实验结果数据 | 第76-77页 |
5.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9-82页 |
6.1 总结 | 第79-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87页 |
附录:实验数据结果明细表 | 第87-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