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安全保障义务的设立基础及发展演变 | 第8-17页 |
第一节 安全保障义务的内涵及其设置的法理依据 | 第8-9页 |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内涵 | 第8页 |
二、设置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依据 | 第8-9页 |
第二节 安全保障义务两大法系的发展历史 | 第9-14页 |
一、大陆法系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 | 第9-12页 |
二、美英法上的安全注意义务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我国安全保障义务的立法现状 | 第14-17页 |
一、《侵权法》之前安全保障义务的有关规定 | 第14-15页 |
二、《解释》与《侵权法》对安全保障义务所作规定的区别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安全保障义务损害赔偿之责任性质及归责原则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安全保障义务之责任性质 | 第17页 |
第二节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 | 第17-20页 |
一、过错责任原则 | 第17-19页 |
二、严格责任原则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形式 | 第20-22页 |
一、行为人因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直接责任 | 第20页 |
二、第三人侵权时的责任承担 | 第20-21页 |
三、安全保障义务之替代责任 | 第21-22页 |
第四节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中“过错”的判断标准 | 第22-25页 |
一、主观过错说与客观过错说 | 第22-23页 |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客观标准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类型及相关案例分析 | 第25-31页 |
第一节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类型 | 第25页 |
一、设施、设备违反安全保障义务 | 第25页 |
二、服务管理违反安全保障义务 | 第25页 |
三、防范制止侵权行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 | 第25页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第25-31页 |
第四章 安全保障义务立法完善之思考 | 第31-37页 |
第一节 现行立法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与不足 | 第31-32页 |
一、安全保障义务人的主体范围过于狭窄 | 第31页 |
二、安全保障义务归责原则有待进一步确定 | 第31页 |
三、自己责任与补充责任有待区分处理 | 第31-32页 |
四、补充责任的判决缺乏执行可行性 | 第32页 |
第二节 我国安全保障义务的立法完善之建议 | 第32-37页 |
一、理论层面安全保障义务之完善 | 第32-34页 |
二、司法实践中安全保障义务之完善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