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基于表情与头部状态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算法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疲劳驾驶检测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疲劳检测的研究方法与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2章 视频图像预处理第14-22页
    2.1 图像滤波去噪第14-17页
        2.1.1 传统滤波算法的分析与比较第14-16页
        2.1.2 基于自适应中值滤波的图像去噪第16-17页
    2.2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图像光照均衡第17-18页
    2.3 图像预处理的实验结果分析第18-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3章 人脸区域检测与目标跟踪第22-34页
    3.1 人脸检测方法分类第22-23页
    3.2 基于Adaboost分类器的人脸检测算法的研究第23-26页
    3.3 人脸检测实验结果分析第26-27页
    3.4 基于粒子滤波的面部目标跟踪第27-33页
        3.4.1 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分类第27-28页
        3.4.2 结合Adaboost与粒子滤波算法的面部目标跟踪第28-31页
        3.4.3 面部跟踪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1-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眼睛与嘴部状态识别第34-46页
    4.1 人眼状态识别第34-41页
        4.1.1 基于改进的几何分布规则的双眼区域粗定位第35-36页
        4.1.2 基于大律法的眼部自适应二值化第36-37页
        4.1.3 基于积分投影法的眼镜判断第37-38页
        4.1.4 基于近似张角与直方图局部特征的眼睛状态判断第38-41页
    4.2 嘴部状态识别第41-45页
        4.2.1 常用的嘴部状态识别方法介绍第41页
        4.2.2 基于似圆度与近似张角的嘴部状态识别第41-45页
    4.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第46-52页
    5.1 多指标融合的眼部疲劳判断第46-48页
    5.2 嘴部疲劳判断第48-49页
    5.3 点头瞌睡的疲劳判断第49页
    5.4 疲劳识别流程与实验分析第49-51页
    5.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6.1 总结第52-53页
    6.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歧杆菌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大鼠模型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基于现代信号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智能诊断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