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票面利率定价模型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0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9-10页
        1.2.1 本文研究方法第9页
        1.2.2 本文结构安排第9-10页
第二章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分析第10-20页
    2.1 资产证券化概述第10页
    2.2 我国资产证券化第10-12页
        2.2.1 我国资产证券化产生的背景第10-11页
        2.2.2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分类第11-12页
    2.3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概述第12-15页
        2.3.1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定义第12-13页
        2.3.2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第13-14页
        2.3.3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特征第14-15页
    2.4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行融资实务第15-16页
        2.4.1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种类第15页
        2.4.2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安排第15-16页
        2.4.3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机构投资者投资决策考虑因素第16页
    2.5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定价实务第16-20页
        2.5.1 传统固定收益证券发行票面利率报价方法思路第16-17页
        2.5.2 直接利差法第17-18页
        2.5.3 间接利差法第18页
        2.5.4 直接利差法、间接利差法示例第18页
        2.5.5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第18-20页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20-24页
    3.1 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属性与融资定价方向第20-21页
    3.2 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第21页
    3.3 信用风险第21-22页
    3.4 流动性风险第22-23页
    3.5 其它债券发行利率定价研究与结论第23-24页
第四章 ABS发行利率定价模型第24-32页
    4.1 线性回归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第24页
    4.2 基本假设第24-25页
    4.3 模型构建第25页
    4.4 研究样本第25-26页
    4.5 样本情况:以供水类ABS为例第26-28页
    4.6 回归模型结果第28-29页
    4.7 DCM的解释情况第29-30页
    4.8 区域的解释情况第30-31页
    4.9 回归模型的预测表现第31页
    4.10 流动性风险的解释情况第31-3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32-33页
    5.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32页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刺阳陵泉穴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相关脑网络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属性—多关键字向量的差异化可搜索公钥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