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河北省院系调整研究(1949-1976)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10-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三、研究综述第10-13页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3-14页
    六、创新点与难点第14页
    七、相关概念界定第14-16页
第1章 河北省院系调整的启动(1949—1951)第16-19页
    1.1 启动的背景第16-17页
        1.1.1 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第16页
        1.1.2 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与人才的匮乏第16-17页
        1.1.3 旧高校设置结构不合理第17页
    1.2 启动的表征第17-19页
第2章 河北省院系调整的全面推行(1952—1960)第19-32页
    2.1 全面推行的背景第19-20页
        2.1.1 对苏联模式的借鉴第19页
        2.1.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文教政策的改变第19页
        2.1.3 “一五”计划的推动第19页
        2.1.4 “大跃进”时期的要求第19-20页
    2.2 全面推行的表征第20-32页
        2.2.1 高校的结构性变化第20-26页
        2.2.2 高校内部的系科、专业变动第26-27页
        2.2.3 高校的教学变革第27-32页
第3章 河北省院系调整的回调(1961—1965)第32-40页
    3.1 回调的背景第32-33页
        3.1.1 缩短战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第32页
        3.1.2 总结经验,开展关于高校教改、“双革”的讨论第32页
        3.1.3 重视教材建设,抓紧解决教材问题第32-33页
        3.1.4 兴办半工(农)半读高等学校第33页
    3.2 回调的表征第33-40页
        3.2.1 调整学校布局和比例第34-35页
        3.2.2 保持专业设置的动态平衡第35-36页
        3.2.3 教学方式的变革第36-40页
第4章 河北省院系调整的畸变(1966—1976)第40-48页
    4.1 畸变的背景第40-43页
        4.1.1 高等教育受到严重破坏第40页
        4.1.2 招生水平和教育质量急剧下降第40-41页
        4.1.3 高等学校校舍、图书、设备等管理一片混乱第41页
        4.1.4 河北省关于院系调整的意见第41-43页
    4.2 畸变的表征第43-48页
        4.2.1 密集而大规模的搬迁第43-44页
        4.2.2 院校合并和改办第44页
        4.2.3 高校隶属关系的改变第44-45页
        4.2.4 高校的系科和专业调整第45页
        4.2.5 教学秩序、教学组织受到极大冲击第45-48页
第5章 历史经验的反思第48-55页
    5.1 河北省院系调整的特点第48-52页
        5.1.1 政治形势的直接冲击第48-50页
        5.1.2 调整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第50-51页
        5.1.3 重视思想动员第51-52页
    5.2 启示第52-55页
        5.2.1 高等教育事业与社会的“结构适应”第52-53页
        5.2.2 从“外发模式”转向“内生模式”第53页
        5.2.3 强化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性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