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特征的图像被动取证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基于图像分块的篡改检测技术第13-14页
        1.2.2 基于特征点的篡改检测技术第14-15页
        1.2.3 分析总结第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5-17页
第2章 复制-粘贴篡改手段及其检测第17-25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数字图像篡改及其检测技术第17-19页
        2.2.1 数字图像篡改技术分类第17-18页
        2.2.2 数字图像篡改检测技术分类第18-19页
    2.3 数字图像复制-粘贴篡改概述第19-20页
    2.4 同幅图像复制-粘贴篡改及其检测技术第20-24页
        2.4.1 同幅数字图像复制-粘贴篡改第20-22页
        2.4.2 同幅图像复制-粘贴篡改检测常用算法比较第22-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基于Zernike矩的复制-粘贴篡改检测算法第25-33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Zernike矩介绍第25-28页
    3.3 算法设计与实现第28-30页
        3.3.1 参考角度提取第28-29页
        3.3.2 相似子块匹配第29-30页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0-32页
        3.4.1 多处篡改检测第30-31页
        3.4.2 完整性比较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基于WLD特征的复制-粘贴篡改检测算法第33-58页
    4.1 引言第33页
    4.2 图像WLD特征介绍第33-38页
        4.2.1 差分激励的计算第34页
        4.2.2 方向角的计算第34-35页
        4.2.3 二维WLD的量化和统计第35-38页
    4.3 算法设计与实现第38-45页
        4.3.1 复制-粘贴篡改模型的补充说明第38页
        4.3.2 WLD方向角计算的改进第38-40页
        4.3.3 数字图像子块的特征提取第40-41页
        4.3.4 特征匹配第41-45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5-57页
        4.4.1 实验图库说明第45-46页
        4.4.2 参数阈值的设置第46-51页
        4.4.3 完整性比较第51-53页
        4.4.4 识别率比较第53-54页
        4.4.5 多处篡改检测第54-55页
        4.4.6 伽马矫正鲁棒性测试第55-56页
        4.4.7 高斯模糊鲁棒性测试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研究工作总结第58-59页
    5.2 研究工作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65页
详细摘要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人体手指血糖无创核磁共振监测的多层Halbach型永磁体的研制
下一篇:贫困家庭脑瘫儿童社会支持的个案管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