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Ni/YSZ阳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24页
        1.1.1 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第11页
        1.1.2 燃料电池的总类与特征第11-13页
        1.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工作原理及其构造第13-15页
        1.1.4 SOFC组成材料第15-21页
        1.1.5 控制SOFC的中低温工作及电极的显微结构第21-23页
        1.1.6 用复合粉体控制SOFC阳极的显微结构第23-24页
    1.2 本研究的目的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6-33页
    2.1 NIO-YSZ复合纳米粉体的合成及其特性第26-29页
        2.1.1 共沉淀法合成NiO-YSZ复合纳米粉体第26-27页
        2.1.2 评价颗粒的特性第27-29页
        2.1.3 复合纳米粉体的烧成反应第29页
    2.2 评价NIO-YSZ复合纳米粉体的电化学特性第29-33页
        2.2.1 SOFC电池制作方法第29-30页
        2.2.2 评价SOFC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第30-32页
        2.2.3 评价SOFC阳极层的显微结构第32-33页
第三章 共沉淀法合成NIO-YSZ复合纳米粉体第33-50页
    3.1 共沉淀法对NIO-YSZ复合纳米粉体共沉淀反应的影响第33-43页
        3.1.1 pH对共沉淀反应的影响第33-36页
        3.1.2 合成粉体的性质第36-38页
        3.1.3 所得合成粉体的显微结构第38-40页
        3.1.4 探究共沉淀机理第40-43页
    3.2 共沉淀试剂对NIO-YSZ复合纳米粉体烧结反应的影响第43-46页
        3.2.1 复合纳米粉体的烧结反应第43-44页
        3.2.2 烧结后复合纳米粉体的显微结构第44-46页
    3.3 共沉淀试剂对NIO-YSZ复合纳米粉体制成的阳极电化学性质影响第46-49页
    3.4 本章小节第49-50页
第四章 NI:YSZ体积比对电极显微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第50-65页
    4.1 NIO:YSZ配合比的差异对粉体性质的影响第50-57页
        4.1.1 共沉淀法对合成粉体性质的影响第50-54页
        4.1.2 合成粉体的烧结反应及其显微结构第54-57页
    4.2 NI:YSZ体积比差异对阳极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第57-63页
        4.2.1 电化学性质的测定第57-61页
        4.2.2 SOFC阳极的显微结构第61-63页
    4.3 本章小节第63-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法的海洛因成瘾者背侧注意网络的fMRI研究
下一篇:寒地稻谷干燥中心定位—路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