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黄叶基因YL1的图位克隆和功能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1 叶色突变体的种类第10页
    1.2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第10-11页
    1.3 叶色突变的遗传规律第11-12页
    1.4 叶色变异的分子机理第12-14页
    1.5 叶色突变体的实际应用第14-15页
    1.6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第15-16页
        1.6.1 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和图位克隆第15页
        1.6.2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基因定位第15-16页
        1.6.3 水稻叶色相关基因的克隆第16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5页
    2.1 实验材料第17页
        2.1.1 水稻材料第17页
        2.1.2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和药品第17页
        2.1.3 主要的实验设备第17页
    2.2 实验方法第17-25页
        2.2.1 农艺性状的测定第17页
        2.2.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17-18页
        2.2.3 透射电镜分析第18-19页
        2.2.4 水稻的光合指标的测定第19页
        2.2.5 水稻DNA的提取第19页
        2.2.6 普通PCR反应体系和程序第19-20页
        2.2.7 遗传群体的构建第20页
        2.2.8 目的基因的初步定位第20页
        2.2.9 目的基因的精细定位第20-21页
        2.2.10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1页
        2.2.11 琼脂糖凝胶回收DNA片段第21页
        2.2.12 RNA的抽提第21-22页
        2.2.13 RNA的纯化和反转录cDNA第一条链第22-23页
        2.2.14 半定量RT-PCR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分析第23页
        2.2.15 水稻原生质体转化第23页
        2.2.16 目的蛋白的原核表达第23-24页
        2.2.17 载体构建和转基因水稻的获得第24页
        2.2.18 蒽酮比色法测定碳水化合物含量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36页
    3.1 黄叶突变体的叶色和农艺性状鉴定第25-26页
    3.2 黄叶突变体的叶绿体超显微结构观察第26-27页
    3.3 黄叶基因的初步定位第27页
    3.4 黄叶基因的精细定位第27页
    3.5 候选基因分析与确认第27-28页
    3.6 突变体yl1的转基因互补分析和敲除分析第28-29页
    3.7 目的基因YL1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检测第29-30页
    3.8 YL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观察第30-31页
    3.9 光合作用和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第31页
    3.10 突变体的光合作用生理指标的测定第31-32页
    3.11 YL1基因在不同物种中的系统进化树构建第32-33页
    3.12 YL1的编码区在水稻中进化过程中很保守第33-34页
    3.13 YL1可能是一个37KD大小的尿苷酸激酶第34页
    3.14 叶片碳水化合物合成和转运受到影响第34-36页
4 讨论与小结第36-38页
    4.1 黄叶突变体y11的类囊体发育受阻第36页
    4.2 YL1是核编码的影响叶绿体发育的关键基因第36页
    4.3 叶绿体发育受阻负反馈调节核基因的表达第36-37页
    4.4 YL1中突变的精氨酸对该基因的功能起到关键作用第37页
    4.5 YL1的表达受光照调控第37页
    4.6 YL1基因是已报道的YGL8的等位基因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附录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蔡尚思与民国时期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下一篇:中国省级人口流动的主导动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