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式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数值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14页 |
1.2 电动汽车概述 | 第14-16页 |
1.2.1 电动汽车介绍 | 第14页 |
1.2.2 电池热管理技术 | 第14-16页 |
1.3 风冷式电池热管理技术 | 第16-22页 |
1.3.1 风冷式热管理介绍 | 第16-17页 |
1.3.2 风冷式热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22-23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研究 | 第24-34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电池工作原理分析 | 第25-26页 |
2.3 电池基本性能分析 | 第26-32页 |
2.3.1 电池放电特性 | 第27-28页 |
2.3.2 电池内阻 | 第28-29页 |
2.3.3 电池电压 | 第29-30页 |
2.3.4 电池内部产热量 | 第30-32页 |
2.4 电池组均匀性分析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增设风孔的风冷式电池热管理系统数值模拟 | 第34-50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物理模型 | 第35-37页 |
3.2.1 原始设计模型 | 第35-36页 |
3.2.2 改进后的模型 | 第36-37页 |
3.3 数学模型 | 第37-41页 |
3.3.1 模型选择 | 第37-38页 |
3.3.2 条件假设 | 第38-39页 |
3.3.3 边界条件 | 第39页 |
3.3.4 控制方程 | 第39-40页 |
3.3.5 求解过程 | 第40-41页 |
3.4 模型验证与分析 | 第41-42页 |
3.5 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42-49页 |
3.5.1 风孔位置对电池组冷却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3.5.2 风孔大小对电池组冷却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3.5.3 进口空气温度对电池组冷却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3.5.4 冷却通道体积对电池组冷却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流阻分析的风冷网络模型 | 第50-66页 |
4.1 引言 | 第50-51页 |
4.2 流阻网络模型分析 | 第51-58页 |
4.2.1 流阻网络模型介绍 | 第51页 |
4.2.2 数学模型 | 第51-52页 |
4.2.3 流阻模型 | 第52-55页 |
4.2.4 阻力系数的确定 | 第55-58页 |
4.3 模型验证 | 第58-61页 |
4.3.1 不考虑沿程阻力的影响 | 第58-60页 |
4.3.2 考虑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共同作用的影响 | 第60-61页 |
4.4 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61-65页 |
4.4.1 导流板角度计算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4.4.2 电池间间距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