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古镇环境中的道路铺装及材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0-11页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3 课题的相关概念第12-25页
        1.3.1 景观道路铺装设计第12页
        1.3.2 中国传统铺地第12-14页
        1.3.3 常用铺装材料概述及材质感官效果第14-20页
        1.3.4 道路铺装的自然材料第20-25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5-26页
    1.5 研究方法第26页
    1.6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2章 古镇道路铺装材料的地域性第28-38页
    2.1 传统古镇地形地貌的类型第28-35页
        2.1.1 山地地貌中的桃坪羌寨古镇第28-31页
        2.1.2 流水地貌中的大同古镇第31-33页
        2.1.3 临海地貌中的东庠古镇第33-34页
        2.1.4 风沙地貌中的喀什葛尔古镇第34-35页
    2.2 古镇的地域性与道路铺装形式的关系第35-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古镇景观道路铺装的基础研究第38-44页
    3.1 古镇人居环境道路铺装的功能性第38-41页
        3.1.1 承载功能第38页
        3.1.2 空间界定功能第38-40页
        3.1.3 空间导向功能第40页
        3.1.4 文化展示功能第40-41页
    3.2 古镇人居环境道路铺装的色彩第41页
    3.3 古镇人居环境道路铺装的符号寓意第41-42页
    3.4 古镇人居环境道路铺装的生态性第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古镇景观道路铺装材质分类研究第44-50页
    4.1 青砖第44-46页
    4.2 鹅卵石与碎石第46-48页
    4.3 青瓦第48页
    4.4 木第48-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对我国南北具有特色的两座古镇案例比较分析第50-77页
    5.1 浙东前童古镇简介第50-52页
        5.1.1 地理环境第50-51页
        5.1.2 民俗风貌第51-52页
        5.1.3 人居特点第52页
    5.2 浙东前童古镇对自然铺装材料的使用特征第52-65页
        5.2.1 前童古镇的自然材料第52-53页
        5.2.2 当地居民以岩石和卵石作为铺装材料的铺装方式第53-56页
        5.2.3 前童古镇道路铺装的装饰纹样第56-63页
        5.2.4 前童古镇道路铺装的构型与石板尺度第63-64页
        5.2.5 前童古镇道路铺装的人文情怀与美学特征第64-65页
    5.3 陕西陈炉古镇简介第65-66页
        5.3.1 地理环境第65-66页
        5.3.2 民俗风貌第66页
    5.4 陕西陈炉古镇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使用特征第66-75页
        5.4.1 陕西陈炉独特的景观装饰材料第66-69页
        5.4.2 当地居民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加工方式第69-71页
        5.4.3 当地居民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作为铺装材料的铺装方式第71-73页
        5.4.4 陈炉古镇道路铺装的构型与尺度第73-74页
        5.4.5 陈炉古镇道路铺装的人文情怀与美学特征第74-75页
    5.5 不同的地域文化与经济对前童古镇与陈炉古镇道路铺装的影响第75-76页
    5.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6章 结论第77-82页
    6.1 古镇人居环境中的道路铺装的材质研究结论第77-78页
    6.2 传统古镇道路铺装对城市公共景观道路铺装设计的借鉴意义第78-80页
    6.3 继承与发展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附录一 论文图片来源第86-89页
附录二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鼻音的协同发音研究--以上海话和凤凰苗语为例
下一篇:固金消瘤汤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