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概念漂移相关基础知识 | 第19-28页 |
2.1 事件日志 | 第19-21页 |
2.2 转换系统 | 第21-22页 |
2.3 概念漂移 | 第22-26页 |
2.3.1 概念漂移的分类 | 第23-25页 |
2.3.2 概念漂移的检测 | 第25-26页 |
2.4 聚类分析 | 第26-28页 |
第3章 构建转换系统 | 第28-36页 |
3.1 基本定义 | 第28-30页 |
3.1.1 状态函数 | 第28-29页 |
3.1.2 事件函数 | 第29页 |
3.1.3 转换系统 | 第29-30页 |
3.2 拟合度 | 第30-33页 |
3.2.1 过度拟合 | 第31-32页 |
3.2.2 低拟合 | 第32-33页 |
3.3 具有抽象级别的转换系统 | 第33-36页 |
第4章 时间预测 | 第36-46页 |
4.1 构建带有时间标识的转换系统 | 第36-41页 |
4.1.1 测量值函数 | 第38-40页 |
4.1.2 带标识的转换系统 | 第40-41页 |
4.2 聚类应用 | 第41-43页 |
4.2.1 聚类算法 | 第41-43页 |
4.2.2 聚类实施 | 第43页 |
4.3 时间预测 | 第43-46页 |
4.3.1 预测函数 | 第44页 |
4.3.2 预测结果 | 第44-46页 |
第5章 成果验证和分析 | 第46-52页 |
5.1 技术支持 | 第46-47页 |
5.1.1 ProM工具 | 第46-47页 |
5.1.2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 第47页 |
5.2 实验验证 | 第47-52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附件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