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共情训练对改善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共情与共情训练第11-14页
        1.1.1 共情第11-12页
        1.1.2 共情训练第12-14页
    1.2 同伴关系第14-19页
        1.2.1 同伴关系的概念及功能第14-16页
        1.2.2 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第16-18页
        1.2.3 同伴关系的评定第18-19页
    1.3 共情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第19-21页
2.问题提出及研究内容第21-23页
    2.1 问题提出第21-22页
    2.2 研究意义第22页
        2.2.1 理论意义第22页
        2.2.2 实践意义第22页
    2.3 研究目的第22页
    2.4 研究假设第22-23页
3. 研究方法第23-34页
    3.1 共情训练方案的设计与确立第23-26页
        3.1.1 共情训练方案的理论依据第23-24页
        3.1.2 共情训练方案的结构第24-26页
        3.1.3 训练方案大纲第26页
    3.2 训练过程第26-33页
        3.2.1 被试与分组第26-27页
        3.2.2 实验设计第27-28页
        3.2.3 评定工具第28-29页
            基本共情量表第28页
            同伴关系评定量表第28-29页
        3.2.4 训练程序第29-33页
    3.3 数据统计第33-34页
4. 研究结果第34-41页
    4.1 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的前测检验第34页
    4.2 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的后测检验第34-37页
        4.2.1 前测共情分数为协变量的后测协方差分析第35-36页
        4.2.2 自评同伴关系分数的前后测差值方差分析第36-37页
    4.3 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同伴关系类型的变化第37页
    4.4 学生心得和教师访谈第37-41页
5.讨论第41-47页
    5.1 共情训练对共情能力的影响第41-43页
        5.1.1 共情训练对认知共情能力的提高第41-42页
        5.1.2 共情训练对情感共情能力的影响第42-43页
    5.2 共情训练及游戏活动对同伴关系的改善第43-47页
6.结论第47-48页
7.研究不足及展望第48-49页
    7.1 研究不足第48页
    7.2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附录一第54-55页
附录二第55-56页
附录三第56-58页
附录四第58-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平视角下四川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中政府生态治理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