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2-21页 |
1.3.1 基本概念释义 | 第12-15页 |
1.3.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2 四川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现状 | 第21-31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1-22页 |
2.2 四川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22-27页 |
2.2.1 人口城镇化 | 第22-23页 |
2.2.2 经济城镇化 | 第23-24页 |
2.2.3 空间城镇化 | 第24-26页 |
2.2.4 社会城镇化 | 第26-27页 |
2.3 四川省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 第27-31页 |
2.3.1 压力 | 第27-28页 |
2.3.2 状态 | 第28-30页 |
2.3.3 响应 | 第30-31页 |
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测度模型 | 第31-37页 |
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4页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3页 |
3.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3页 |
3.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4页 |
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模型 | 第34-37页 |
3.2.1 综合水平指数模型 | 第34-35页 |
3.2.2 耦合度模型 | 第35页 |
3.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35-37页 |
4 四川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37-57页 |
4.1 数据标准化结果 | 第37页 |
4.2 四川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4.2.1 四川省城镇化综合测度结果 | 第37-38页 |
4.2.2 四川省生态环境综合测度结果 | 第38-39页 |
4.2.3 四川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测度结果 | 第39-41页 |
4.3 四川省各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41-57页 |
4.3.1 四川省各市城镇化测度结果 | 第41-45页 |
4.3.2 四川省各市生态环境水平测度结果 | 第45-47页 |
4.3.3 四川省各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水平耦合度结果 | 第47-49页 |
4.3.4 四川省各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水平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 | 第49-57页 |
5 对策及建议 | 第57-59页 |
5.1 四川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建议 | 第57页 |
5.2 四川省各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建议 | 第57-59页 |
6 成果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附录 | 第67-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