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13-15页 |
1.2.1 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标准 | 第13-14页 |
1.2.2 同步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IEEE802.15.4k标准中DSSS PHY收发机原理 | 第17-27页 |
2.1 LECIM网络 | 第17-18页 |
2.1.1 网络特点及应用 | 第17-18页 |
2.1.2 设备类型与网络拓扑 | 第18页 |
2.2 发送模块 | 第18-25页 |
2.2.1 实现框架 | 第20页 |
2.2.2 信道编码 | 第20-22页 |
2.2.3 调制 | 第22页 |
2.2.4 直接序列扩频 | 第22-25页 |
2.3 接收模块 | 第25-26页 |
2.3.1 实现框架 | 第25页 |
2.3.2 解调解扩 | 第25-26页 |
2.3.3 信道译码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低信噪比下长码字扩频系统伪码同步算法及改进 | 第27-48页 |
3.1 伪码同步原理 | 第27页 |
3.2 常用伪码同步算法 | 第27-32页 |
3.2.1 基于相关的伪码捕获算法 | 第28-29页 |
3.2.2 基于差分处理的伪码捕获算法 | 第29-32页 |
3.3 改进的捕获算法 | 第32-47页 |
3.3.1 基于PMF-FFT的伪码捕获算法 | 第32-40页 |
3.3.1.1 理论推导 | 第33-36页 |
3.3.1.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3.3.2 基于差分处理的伪码捕获算法 | 第40-47页 |
3.3.2.1 理论推导 | 第40-43页 |
3.3.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低信噪比和大频偏范围下频偏估计算法研究 | 第48-60页 |
4.1 频偏估计原理 | 第48-49页 |
4.2 基于FFT的频偏估计算法 | 第49-54页 |
4.2.1 理论分析 | 第50-52页 |
4.2.2 仿真分析 | 第52-54页 |
4.3 基于自相关函数的频偏估计算法 | 第54-59页 |
4.3.1 延迟自相关法 | 第54-55页 |
4.3.2 经典Fitz算法 | 第55页 |
4.3.3 对Fitz算法的改进 | 第55-59页 |
4.3.3.1 理论推导 | 第56-57页 |
4.3.3.2 仿真分析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基带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部分模块的实现 | 第60-75页 |
5.1 基带系统收发机框架设计 | 第60-61页 |
5.2 基带系统部分模块功能的实现 | 第61-74页 |
5.2.1 开发工具及FPGA器件选型 | 第61-62页 |
5.2.2 频偏估计纠正模块 | 第62-67页 |
5.2.2.1 CORDIC算法实现原理 | 第62-64页 |
5.2.2.2 算法实现及仿真调试 | 第64-67页 |
5.2.3 维特比译码 | 第67-74页 |
5.2.3.1 系统框图 | 第67-68页 |
5.2.3.2 有限状态机 | 第68-69页 |
5.2.3.3 分支度量生成单元 | 第69-71页 |
5.2.3.4 加比选单元 | 第71-72页 |
5.2.3.5 存储单元 | 第72-73页 |
5.2.3.6 回溯单元 | 第73-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总结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