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患者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18页 |
| 1. 中医相关认识 | 第11-13页 |
| 1.1 病名 | 第11页 |
| 1.2 病因病机 | 第11-12页 |
| 1.3 中医辨证分型 | 第12-13页 |
| 2. 现代医学相关认识 | 第13-14页 |
| 2.1 病名 | 第13页 |
| 2.2 流行病学调查 | 第13页 |
| 2.3 病理机制 | 第13-14页 |
| 3、干眼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 | 第14-18页 |
| 3.1 中医认识 | 第14-16页 |
| 3.2 现代医学认识 | 第16-18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36页 |
| 1、临床资料 | 第18-20页 |
| 1.1 病例来源 | 第18页 |
| 1.2 研究对象 | 第18-20页 |
| 2、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2.1 收集资料 | 第20-21页 |
| 2.2 统计方法 | 第21页 |
| 3、研究结果 | 第21-32页 |
| 3.1 一般情况 | 第21-23页 |
| 3.2 干眼患者不同证型之间的比较 | 第23-27页 |
| 3.3 干眼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分析 | 第27-32页 |
| 4. 讨论 | 第32-36页 |
| 4.1 干眼病患者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 第32页 |
| 4.2 干眼患者中医证型相关因素调查 | 第32-33页 |
| 4.3 干眼患者焦虑、抑郁相关因素调查 | 第33-34页 |
| 4.4 干眼患者阴虚湿热证发生焦虑、抑郁概率更高 | 第34-35页 |
| 4.5 从焦虑、抑郁研究干眼的意义及展望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问题及展望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附录 | 第45-53页 |
| 附件1: 缩略词表 | 第45-46页 |
| 附件2: 干眼患者调查表 | 第46-48页 |
| 附件3: 中医辨证 | 第48-49页 |
| 附件4: SAS | 第49-50页 |
| 附件5: SDS | 第50-51页 |
| 附件6: HAMA | 第51-52页 |
| 附件7: HAMD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