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传统网络架构下DDoS攻击防御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SDN网络架构下DDoS攻击防御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知识 | 第15-35页 |
2.1 传统网络架构 | 第15-26页 |
2.1.1 DoD模型概述 | 第15-20页 |
2.1.2 端到端通信概述 | 第20-26页 |
2.2 SDN网络架构 | 第26-30页 |
2.2.1 SDN概述 | 第27-29页 |
2.2.2 OpenFlow概述 | 第29-30页 |
2.3 DDoS攻击原理 | 第30-33页 |
2.3.1 应用级别的DDoS攻击 | 第30-31页 |
2.3.2 协议级别的DDoS攻击 | 第31-32页 |
2.3.3 僵尸网络概述 | 第32-33页 |
2.4 神经网络概述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用户行为模式的DDoS攻击检测研究 | 第35-47页 |
3.1 基于用户行为模式的攻击检测思想 | 第35-37页 |
3.2 基于用户行为的流量特征分类 | 第37-41页 |
3.2.1 流量特征向量 | 第38-40页 |
3.2.2 流量特征分类 | 第40-41页 |
3.3 基于用户行为模式的DDoS攻击检测算法 | 第41-45页 |
3.4 相关实验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6-47页 |
第四章 SDN防御架构设计 | 第47-61页 |
4.1 防御架构概述 | 第50-52页 |
4.2 核心功能模块设计 | 第52-54页 |
4.3 防御架构算法描述 | 第54-56页 |
4.4 相关实验 | 第56-60页 |
4.4.1 实验环境 | 第56-57页 |
4.4.2 伪造IP地址攻击 | 第57-58页 |
4.4.3 真实IP地址攻击 | 第58-59页 |
4.4.4 现有框架对比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详细摘要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