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界定 | 第12-23页 |
(一) 罪质范围的界定 | 第12-15页 |
1. 美国、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相关规定 | 第12-13页 |
2. 国内司法实践中适用的罪质条件 | 第13-14页 |
3. 附条件不起诉的罪质条件 | 第14-15页 |
(二) 适用对象范围的界定 | 第15-23页 |
1. 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对象范围 | 第16-17页 |
2. 基层检察机关附条件不起诉适用对象的比较分析 | 第17-22页 |
3. 小结 | 第22-23页 |
二、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问题 | 第23-28页 |
(一) 德国以及我国澳门、台湾地区的相关制度 | 第23-24页 |
1. 德国相关制度规定 | 第23页 |
2. 我国澳门相关制度规定 | 第23-24页 |
3. 我国台湾地区相关制度规定 | 第24页 |
4. 小结 | 第24页 |
(二) 国内检察机关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条件 | 第24-28页 |
1. 实体性条件 | 第25-26页 |
2. 程序性条件 | 第26-28页 |
三、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模式的实证考察 | 第28-34页 |
(一) 域外相关制度对考察模式的规定 | 第28-29页 |
(二) 国内几种考察帮教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29-32页 |
(三) 立法和实践建议 | 第32-34页 |
四、附条件不起诉考察的法律效力及后果 | 第34-36页 |
(一) 德日两国相关制度的规定 | 第34页 |
(二) 国内对附条件不起诉考察结果的处理 | 第34-36页 |
1. 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 第36页 |
2. 符合预设条件的,作出不起诉决定 | 第36页 |
五、附条件不起诉的救济与制约 | 第36-45页 |
(一) 德国以及我国台湾、澳门地区相关制度规定 | 第37页 |
(二) 国内各地对救济和制约机制的司法实践 | 第37-38页 |
(三) 设立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立法建议 | 第38-45页 |
1. 严格附条件不起诉的审批程序 | 第38-39页 |
2. 犯罪嫌疑人的救济机制 | 第39页 |
3. 被害人的救济机制 | 第39-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