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一、导论 | 第10-25页 |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三) 概念界定 | 第18-22页 |
| 1. 政府购买服务 | 第18-19页 |
| 2. 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 | 第19-20页 |
| 3. 就业培训券 | 第20页 |
| 4. 农民工 | 第20-22页 |
| (四) 理论工具 | 第22-24页 |
| 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23页 |
| 2. 公平正义理论 | 第23页 |
| 3.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3页 |
| 4. 民营化理论 | 第23-24页 |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24-25页 |
| 1. 创新 | 第24-25页 |
| 2. 不足 | 第25页 |
| 二、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 | 第25-36页 |
| (一) 当前农民工就业能力与城乡差距状况 | 第25-33页 |
| 1. 农民工就业能力分析 | 第26-28页 |
| 2. 城乡差距过大有失公允 | 第28-32页 |
| 3. 政府"扶贫造血"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 (二) 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的合理性 | 第33-36页 |
| 1. 就业培训服务的属性 | 第33-34页 |
| 2. 政府的职能与责任定位 | 第34-35页 |
| 3. "政府购买服务"符合政府职责定位 | 第35-36页 |
| 三、农民工就业培训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36-44页 |
| (一) 农民工就业培训现状 | 第36-41页 |
| 1. 主要就业培训模式实施概况 | 第37-38页 |
| 2. 各培训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8-41页 |
| (二) 贵州省农民工就业培训窝案解析 | 第41-44页 |
| 1. 案情介绍 | 第42-43页 |
| 2. 问题分析 | 第43-44页 |
| 四、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机制设计 | 第44-59页 |
| (一) 多方合作模式 | 第44-45页 |
| (二) 参与方角色与职责 | 第45-52页 |
| 1. 政府 | 第45-50页 |
| 2. 农民工 | 第50页 |
| 3. 用人单位 | 第50-51页 |
| 4. 培训机构 | 第51页 |
| 5. 第三部门 | 第51-52页 |
| (三) 指导原则 | 第52-53页 |
| (四) 运行机制 | 第53-58页 |
| 1. 就业培训资金筹措机制 | 第53-54页 |
| 2. 就业培训券制作与发放机制 | 第54-55页 |
| 3. 就业培训券使用机制 | 第55-57页 |
| 4. 就业培训券兑付机制 | 第57-58页 |
| (五) 评估与监督机制 | 第58-59页 |
| 1. 评估机制 | 第58页 |
| 2. 监督机制 | 第58-59页 |
| 五、余论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