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涉黑”犯罪的“打早打小”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打早打小”的基本理论 | 第12-17页 |
(一) “打早打小”的基本界定 | 第12页 |
(二) 涉黑犯罪“打早打小”的理论定位 | 第12-14页 |
1. 涉黑案件中“打早打小”原则的内涵 | 第12-13页 |
2. 涉黑犯罪的早期表现形态 | 第13-14页 |
(三) 涉黑犯罪“打早打小”的立法体现 | 第14-17页 |
二、涉黑案件“打早打小”的实践考察 | 第17-25页 |
(一) 涉黑犯罪“打早打小”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二) 我国当前涉黑犯罪的防控现状 | 第20-21页 |
(三) “打早打小”没有很好贯彻的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1. 立法上的不科学 | 第21-22页 |
2. 实践中的消极操作 | 第22-23页 |
3. 防控体系的不科学 | 第23-25页 |
三、“涉黑”案贯彻“打早打小”的对策 | 第25-37页 |
(一) 完善立法 | 第25-27页 |
(二) 改变警务政策和用警方式 | 第27-30页 |
1. 变消极被动的警务政策为主动出击 | 第27-29页 |
2. 建立统一用警机制和专门机构 | 第29-30页 |
(三) 加强相关犯罪的防治 | 第30-33页 |
1. 赌博类犯罪的防控 | 第30页 |
2. 对涉枪犯罪的控制 | 第30-31页 |
3. 贪污类犯罪的防控 | 第31-33页 |
(四) 消除形成犯罪亚文化的社会环境 | 第33-37页 |
1. 社会层面的措施 | 第35-36页 |
2. 经济层面的措施 | 第36页 |
3. 文化、教育层面的措施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