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幼儿园、托儿所论文

现代幼教理念下的幼儿园行为空间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1.1.1 社会背景第12-13页
        1.1.2 学科背景第13页
    1.2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第13-15页
        1.2.1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1.2.2 研究内容第14页
        1.2.3 课题研究创新点第14-15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意义第15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5-22页
        1.4.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第15-22页
        1.4.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第22页
    1.5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6 论文框架第23-24页
第二章 现代幼教理论对幼儿园空间设计的影响第24-34页
    2.1 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与儿童心理学第24-27页
        2.1.1 幼儿教育发展概述第24-25页
        2.1.2 现代幼儿教育的核心理论第25-26页
        2.1.3 儿童心理学对幼儿教育的推动第26-27页
    2.2 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园空间提出的需求第27-31页
        2.2.1 儿童发展对幼儿园空间提出的根本性要求第28页
        2.2.2 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对幼儿园空间提出的需求第28-31页
    2.3 幼儿行为对幼儿园空间设计的启示第31-32页
        2.3.1 幼儿行为是幼儿教育与空间的媒介第31页
        2.3.2 幼儿行为特征研究是空间研究的先决条件第31-32页
    2.4 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现代幼教理念下的幼儿行为特征研究第34-52页
    3.1 心理空间与行为空间第34-39页
        3.1.1 心理空间第34-35页
        3.1.2 行为空间——行为与空间的交互第35-38页
        3.1.3 幼儿的行为空间认知能力第38-39页
    3.2 行为空间实验第39-44页
        3.2.1 调研对象概况——安徽省安庆市墨子巷幼儿园第39-40页
        3.2.2 行为空间实验设计第40-41页
        3.2.3 行为空间实验过程第41-43页
        3.2.4 行为空间实验结果分析第43-44页
    3.3 幼儿喜好的行为模式第44-45页
    3.4 幼儿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第45-47页
        3.4.1 行为模式之间的干扰关系第46-47页
        3.4.2 行为模式之间的共存关系第47页
        3.4.3 行为模式之间的促进关系第47页
    3.5 当代语境下的幼儿行为特征总结第47-51页
        3.5.1 当代语境下幼儿成长环境的变化第48-49页
        3.5.2 当代语境下的幼儿行为特征第49-51页
    3.6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幼儿园内的行为空间单元研究第52-70页
    4.1 行为空间单元的基本概念第52-55页
        4.1.1 空间基本单位的界定第52-53页
        4.1.2 行为空间单元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第53-55页
    4.2 幼儿园内的行为空间单元第55-60页
        4.2.1 实地观察——幼儿园内的行为空间单元第56-57页
        4.2.2 行为空间单元的限定方式第57-60页
    4.3 行为空间单元的边界第60-66页
        4.3.1 行为空间单元边界的定义第60-61页
        4.3.2 行为空间的边界与建筑空间的边界第61-63页
        4.3.3 行为空间单元边界的确定方式第63-64页
        4.3.4 行为空间单元边界的特征第64-66页
    4.4 行为空间单元的主要属性第66-68页
        4.4.1 主题内容属性第66-67页
        4.4.2 形态属性第67-68页
        4.4.3 物理属性第68页
    4.5 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基于行为空间单元的幼儿园空间设计研究第70-92页
    5.1 基于行为空间单元的空间设计的意义第70-72页
        5.1.1 建筑功能空间与行为空间单元的关系第70-72页
        5.1.2 基于行为空间单元的空间设计的意义第72页
    5.2 现代幼教理念指导下的行为空间设计基本原则第72-78页
        5.2.1 开放性的行为空间组合方式第72-74页
        5.2.2 体现引导性的行为空间设计第74-76页
        5.2.3 具有启发性的行为空间特征第76-77页
        5.2.4 保障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行为空间细部处理第77-78页
    5.3 幼儿园行为空间单元的组织原则第78-79页
        5.3.1 避免干扰原则第78页
        5.3.2 共存促进原则第78-79页
        5.3.3 共时性与非共时性原则第79页
    5.4 幼儿园行为空间单元的设计策略第79-81页
        5.4.1 适宜的形状与尺度第79-80页
        5.4.2 适度的自由性第80页
        5.4.3 丰富的趣味性第80-81页
        5.4.4 适当的创造性第81页
    5.5 基于行为空间单元的幼儿园空间设计方法第81-87页
        5.5.1 空间适度的碎片化和多层次化第81-84页
        5.5.2 共享空间的丰富化第84-85页
        5.5.3 行为空间单元连接方式的多样化第85-87页
    5.6 案例分析第87-92页
结语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6页
作者简介第96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手法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外置微创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新型Zero-p与cage钛板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