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冻土区水热耦合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冻土地区道路冻胀与融沉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路基稳定性评价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新疆高山冻土区道路病害调查与分析 | 第18-30页 |
2.1 G219线(新疆境)工程概况及自然环境特征 | 第18-21页 |
2.1.1 工程概况 | 第18页 |
2.1.2 自然环境 | 第18-21页 |
2.2 新疆多年冻土区典型路段路基病害调查 | 第21-27页 |
2.2.1 路基融沉 | 第21-25页 |
2.2.2 冻胀翻浆 | 第25-26页 |
2.2.3 冻融滑塌 | 第26页 |
2.2.4 涎流冰 | 第26-27页 |
2.3 高山冻土地区路基冻胀与融沉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室内土柱冻胀与融沉试验分析 | 第30-47页 |
3.1 冻胀融沉土柱模型试验测试系统 | 第30-33页 |
3.2 试验方案介绍 | 第33-35页 |
3.3 土体水热变化对变形的影响 | 第35-45页 |
3.3.1 冻结过程中水热以及变形特性 | 第35-40页 |
3.3.2 融化过程中的水热以及变形特性 | 第40-44页 |
3.3.3 冻胀融沉机理分析 | 第44-45页 |
3.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新疆高山冻土区路基水、热及变形测设 | 第47-57页 |
4.1 特殊路基工程概况与自然环境特征 | 第47页 |
4.2 传感器的布设 | 第47-51页 |
4.2.1 普通路基 | 第48页 |
4.2.2 片石路基 | 第48-49页 |
4.2.3 热棒路基 | 第49-50页 |
4.2.4 通风管路基 | 第50-51页 |
4.3 典型断面特殊路基水分场、温度场及变形分布特性 | 第51-56页 |
4.3.1 典型断面温度场分析 | 第51-53页 |
4.3.2 典型断面水分场分析 | 第53-54页 |
4.3.3 典型断面变形场分析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高山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评价 | 第57-75页 |
5.1 G219公路路基病害致灾因子分析 | 第57-58页 |
5.1.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 第57-58页 |
5.1.2 设计因素 | 第58页 |
5.1.3 冻土因素 | 第58页 |
5.2 高山冻土地区路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 第58-71页 |
5.2.1 高山冻土地区路基稳定性评价体系 | 第58-64页 |
5.2.2 计算权重 | 第64-68页 |
5.2.3 建立模糊集合 | 第68-69页 |
5.2.4 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69-70页 |
5.2.5 模糊变换与综合评判 | 第70-71页 |
5.3 工程实例分析 | 第71-73页 |
5.3.1 普通路基段稳定性分析 | 第71-72页 |
5.3.2 特殊路基形式下路基稳定性分析 | 第72-73页 |
5.4 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第75-7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6.2 不足与建议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