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云计算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0-12页
        1.2.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第12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2-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本文创新点第12-14页
2 云计算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概述第14-31页
    2.1 云计算及个人信息概述第14-25页
        2.1.1 云计算的概念及特点第14-15页
        2.1.2 个人信息的概念及分类第15-17页
        2.1.3 云计算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基础——个人信息权第17-21页
        2.1.4 云计算背景下个人信息侵权概述第21-25页
    2.2 云计算背景下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必要性第25-27页
        2.2.1 云计算特征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新挑战第25-26页
        2.2.2 云计算背景下个人信息商业化严重第26页
        2.2.3 云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信息不对称第26-27页
    2.3 云计算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冲突与平衡第27-31页
        2.3.1 云计算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冲突第27页
        2.3.2 我国云计算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第27-29页
        2.3.3 我国云计算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例外第29-31页
3 云计算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域外立法分析第31-37页
    3.1 立法模式第31-33页
        3.1.1 美国第31页
        3.1.2 日本第31-32页
        3.1.3 欧盟第32-33页
    3.2 立法内容第33-35页
        3.2.1 美国第33-34页
        3.2.2 日本第34页
        3.2.3 欧盟第34-35页
    3.3 立法模式与内容分析第35-37页
        3.3.1 美国第35页
        3.3.2 日本第35-36页
        3.3.3 欧盟第36-37页
4 云计算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及其完善第37-43页
    4.1 云计算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第37-38页
        4.1.1 我国概括性规定第37页
        4.1.2 我国具体规定第37-38页
    4.2 计算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立法困境分析第38-39页
        4.2.1 个人信息保护权利范围归属不明第38页
        4.2.2 立法模式尚需明确第38-39页
        4.2.3 专门立法缺乏第39页
        4.2.4 立法缺失导致司法实践操作性弱第39页
    4.3 云计算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完善第39-43页
        4.3.1 民法上确定个人信息权第39-41页
        4.3.2 明确双轨制立法模式第41页
        4.3.3 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1-42页
        4.3.4 建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增强操作性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TiO2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龋病、牙周炎与口腔健康者唾液微生物多样性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