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4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40页 |
1.2.1 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2 不安全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20-29页 |
1.2.3 工作倦怠的研究现状 | 第29-35页 |
1.2.4 组织支持的研究现状 | 第35-38页 |
1.2.5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38-4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40-41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41-43页 |
2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第43-5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43-48页 |
2.1.1 资源保存理论 | 第43-45页 |
2.1.2 社会交换理论 | 第45-47页 |
2.1.3 组织支持理论 | 第47-48页 |
2.2 概念模型的构建及假设的提出 | 第48-52页 |
2.2.1 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48-49页 |
2.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9-5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3 矿工安全心理资本的结构与量表开发 | 第53-76页 |
3.1 矿工安全心理资本结构维度的确定及初始量表的构建 | 第53-62页 |
3.1.1 量表开发的步骤 | 第53-54页 |
3.1.2 安全心理资本初始题项的获取及结构维度的确定 | 第54-60页 |
3.1.3 安全心理资本初始量表的生成 | 第60-62页 |
3.2 矿工安全心理资本量表的预测试与分析 | 第62-67页 |
3.2.1 初始问卷的小样本调查 | 第62页 |
3.2.2 测量题项的筛选和信度分析 | 第62-64页 |
3.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64-65页 |
3.2.4 正式量表的确定 | 第65-67页 |
3.3 矿工安全心理资本量表的大样本测试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67-70页 |
3.3.1 正式量表大样本调查 | 第67-68页 |
3.3.2 验证性因子分析(二阶) | 第68-70页 |
3.4 相关变量的测量 | 第70-73页 |
3.4.1 工作倦怠 | 第71页 |
3.4.2 组织支持 | 第71-72页 |
3.4.3 不安全行为 | 第72-73页 |
3.4.4 控制变量 | 第73页 |
3.5 研究假设的细化 | 第73-7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4 矿工安全心理资本对不安全行为多层次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76-107页 |
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 第76-78页 |
4.1.1 变量的相关分析 | 第76页 |
4.1.2 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76-78页 |
4.2 主效应的检验 | 第78-80页 |
4.3 中介效应的检验 | 第80-89页 |
4.3.1 矿工安全心理资本各维度对工作倦怠各维度的作用分析 | 第81-83页 |
4.3.2 矿工工作倦怠各维度对不安全行为各维度的作用分析 | 第83-85页 |
4.3.3 矿工工作倦怠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85-89页 |
4.4 跨层次调节效应的检验 | 第89-96页 |
4.4.1 数据聚合 | 第89-90页 |
4.4.2 组织支持的跨层次调节效应检验 | 第90-96页 |
4.5 结果讨论 | 第96-105页 |
4.5.1 假设检验结果的总结 | 第96-98页 |
4.5.2 主效应的讨论 | 第98-100页 |
4.5.3 中介效应的讨论 | 第100-103页 |
4.5.4 调节效应的讨论 | 第103-10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5 矿工安全心理资本对不安全行为影响的ERP实验研究 | 第107-131页 |
5.1 实验目的与研究假设 | 第107-109页 |
5.1.1 实验目的 | 第107页 |
5.1.2 研究假设 | 第107-109页 |
5.2 实验范式及ERP成分的选取 | 第109-111页 |
5.2.1 实验范式的选取 | 第109-110页 |
5.2.2 ERP成分的选取 | 第110-111页 |
5.3 实验实施 | 第111-113页 |
5.3.1 实验设计 | 第111-112页 |
5.3.2 实验被试 | 第112页 |
5.3.3 实验材料 | 第112-113页 |
5.4 实验流程 | 第113-115页 |
5.4.1 实验前准备 | 第113页 |
5.4.2 实验过程 | 第113-115页 |
5.5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 第115-119页 |
5.5.1 行为数据的记录 | 第115页 |
5.5.2 脑电数据的记录 | 第115页 |
5.5.3 实验数据的分析 | 第115-119页 |
5.6 实验结果 | 第119-124页 |
5.6.1 行为数据 | 第119页 |
5.6.2 脑电数据 | 第119-124页 |
5.7 讨论 | 第124-130页 |
5.7.1 假设检验结果的总结 | 第124页 |
5.7.2 行为数据讨论 | 第124-125页 |
5.7.3 脑电数据讨论 | 第125-126页 |
5.7.4 对煤矿安全管理实践的启示 | 第126-130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31-134页 |
6.1 结论 | 第131-133页 |
6.2 创新点 | 第133页 |
6.3 展望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53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153-157页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著作 | 第157-158页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第158-159页 |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