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失公平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页 |
五、本文的基本结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显失公平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第一节 显失公平制度与契约自由原则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显失公平制度与法的价值 | 第13-16页 |
一、显失公平制度与正义价值 | 第13-14页 |
二、显失公平制度与效率价值 | 第14页 |
三、显失公平制度与秩序价值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显失公平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显失公平制度的起源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显失公平制度 | 第17-20页 |
一、法国法的“合同损害制度” | 第17-18页 |
二、德国法的“暴利行为制度” | 第18-19页 |
三、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规定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英美法系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 | 第20-23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显失公平制度的理论争议与评析 | 第24-30页 |
第一节 显失公平制度的理论争议 | 第24-27页 |
一、显失公平制度的存废之争 | 第24-25页 |
二、显失公平制度的定位之争 | 第25页 |
三、显失公平制度的构成要件之争 | 第25-26页 |
四、显失公平制度的法律效果之争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显失公平制度的理论争议评析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我国立法上的显失公平制度及其完善 | 第30-37页 |
第一节 我国立法上的显失公平制度及其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我国显失公平制度的完善 | 第32-37页 |
一、明确主客观统一的构成要件 | 第32-35页 |
二、规定显失公平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35页 |
三、完善显失公平制度的法律效果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