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 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11-16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2 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 2.1 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 2.1.1 跨界合作治理的界定 | 第16页 |
| 2.1.2 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的界定 | 第16-17页 |
| 2.2 环境危机跨界治理的特点 | 第17-18页 |
| 2.3 环境危机跨界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 2.3.1 协同治理 | 第18-19页 |
| 2.3.2 博弈理论 | 第19-21页 |
| 3 我国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27页 |
| 3.1 我国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的的现状 | 第21-23页 |
| 3.2 我国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存在问题 | 第23-25页 |
| 3.2.1 行政区划体制障碍,缺乏法制保障 | 第23-24页 |
| 3.2.2 合作主体间利益冲突,缺乏合作与协调 | 第24页 |
| 3.2.3 跨界合作治理约束不足,缺乏评估机制 | 第24-25页 |
| 3.3 我国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案例分析 | 第25-27页 |
| 3.3.1 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跨界治理概述 | 第25-26页 |
| 3.3.2 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跨界合作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27页 |
| 4 欧盟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成功经验借鉴 | 第27-32页 |
| 4.1 欧盟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简述 | 第27页 |
| 4.2 欧盟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的实践 | 第27-30页 |
| 4.2.1 芬兰与前苏联的跨界酸雨合作 | 第27-28页 |
| 4.2.2 欧洲跨流域水环境治理经验 | 第28-29页 |
| 4.2.3 欧盟“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 | 第29-30页 |
| 4.3 欧盟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的经验 | 第30-32页 |
| 4.3.1 欧盟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特征 | 第30页 |
| 4.3.2 欧盟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经验 | 第30-32页 |
| 5 我国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机制的构建 | 第32-42页 |
| 5.1 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32-33页 |
| 5.1.1 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机制构建的原则 | 第32页 |
| 5.1.2 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机制构建的注意事项 | 第32-33页 |
| 5.2 我国环境危机跨界合作治理机制构建的策略 | 第33-42页 |
| 5.2.1 完善法律制度 | 第33-34页 |
| 5.2.2 建立跨界协调机构 | 第34-37页 |
| 5.2.3 合作协调与沟通机制 | 第37-39页 |
| 5.2.4 合作利益与激励机制 | 第39-40页 |
| 5.2.5 合作约束与监督机制 | 第40-42页 |
| 6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