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 地下风机房防灾设置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辅助通道合理设置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依托工程概况 | 第14-16页 |
1.3.1 云山隧道工程概况 | 第14-15页 |
1.3.2 宝塔山隧道工程概况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隧道火灾调研、火灾及通风相关理论 | 第19-26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19页 |
2.2 交通隧道火灾调研 | 第19-20页 |
2.3 公路隧道及风机房火灾发生原因特点及危害 | 第20-22页 |
2.3.1 隧道及风机房火灾的原因 | 第20-21页 |
2.3.2 隧道及风机房火灾的特点 | 第21-22页 |
2.3.3 隧道及风机房火灾的危害 | 第22页 |
2.4 火灾规模及临界风速的确定 | 第22-25页 |
2.4.1 火灾规模的确定 | 第22-23页 |
2.4.2 临界风速的确定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公路隧道及风机房火灾温度分布及烟流分布 | 第26-54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26页 |
3.2 地下风机房温度分布计算方法 | 第26-29页 |
3.3 FDS数值计算模型 | 第29-31页 |
3.3.1 计算原理概述 | 第29-30页 |
3.3.2 典型火灾场景的设定方法 | 第30页 |
3.3.3 建立FDS计算模型 | 第30-31页 |
3.4 火灾发生在主隧道时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第31-42页 |
3.4.1 隧道火情发展趋势分析 | 第32-35页 |
3.4.2 隧道火灾烟流浓度趋势分析 | 第35-40页 |
3.4.3 隧道火灾温度趋势分析 | 第40-42页 |
3.5 火灾发生在风机房时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第42-52页 |
3.5.1 风机房火情发展趋势分析 | 第42-45页 |
3.5.2 风机房火灾烟流浓度趋势分析 | 第45-50页 |
3.5.3 风机房火灾温度趋势分析 | 第50-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逃生应急疏散模拟及防灾研究 | 第54-65页 |
4.1 问题的提出 | 第54页 |
4.2 研究方法概述 | 第54-55页 |
4.3 火灾情况下疏散模拟 | 第55-59页 |
4.3.1 疏散模型的建立 | 第55-57页 |
4.3.2 火灾发生在主隧道时疏散 | 第57-58页 |
4.3.3 火灾发生在风机房内时疏散 | 第58-59页 |
4.4 地下风机房灾害疏散研究 | 第59-63页 |
4.4.1 T_(ASET)的确定 | 第59-60页 |
4.4.2 T_(RSET)的确定 | 第60-62页 |
4.4.3 T_(ASET)与T_(RSET)比较 | 第62-63页 |
4.5 地下风机房火灾救援策略研究 | 第63-64页 |
4.5.1 交通隧道防灾救援设置原则 | 第63页 |
4.5.2 公路隧道火灾预防的基本方法 | 第63-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辅助通道的合理设置研究 | 第65-89页 |
5.1 问题的提出 | 第65页 |
5.2 辅助通道概述 | 第65-67页 |
5.2.1 隧道横洞 | 第65-66页 |
5.2.2 隧道斜井 | 第66-67页 |
5.2.3 隧道竖井 | 第67页 |
5.3 特长公路隧道辅助通道工程经济性分析 | 第67-77页 |
5.3.1 特长隧道斜井的经济性分析 | 第68-72页 |
5.3.2 特长隧道竖井的经济性分析 | 第72-76页 |
5.3.3 斜井竖井经济性对比分析 | 第76-77页 |
5.4 特长公路隧道辅助通道通风运营数值模拟 | 第77-85页 |
5.4.1 特长隧道运营数值模拟原理概述 | 第77-78页 |
5.4.2 特长隧道斜井送排式通风的运营数值模拟 | 第78-82页 |
5.4.3 特长隧道辅助通道能耗损失的计算 | 第82-85页 |
5.5 特长公路隧道辅助通道合理设置研究 | 第85-87页 |
5.5.1 特长隧道横通道与斜井共建合理性综合分析 | 第86页 |
5.5.2 特长隧道横通道与竖井共建合理性综合分析 | 第86-8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展望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