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点荧光性能的调控及其荧光猝灭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荧光碳点概述 | 第12-21页 |
1.2.1 碳点的基本性质 | 第12-15页 |
1.2.2 碳点的应用 | 第15-20页 |
1.2.3 碳点的制备 | 第20-21页 |
1.3 纳米金 | 第21-23页 |
1.3.1 纳米金的制备 | 第21-22页 |
1.3.2 纳米金的性质和应用 | 第22-2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还原法调控碳点的荧光性能 | 第25-35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2.3.1 三种碳点的光谱表征 | 第28-29页 |
2.3.2 三种碳点的形貌表征 | 第29页 |
2.3.3 XPS和FTIR表征 | 第29-31页 |
2.3.4 高碘酸钾对三种碳点荧光的猝灭 | 第31页 |
2.3.5 碳点荧光性能调控机理探究 | 第31-33页 |
2.4 结论 | 第33-35页 |
第3章 纳米金对碳点荧光猝灭的研究 | 第35-43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6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3.3.1 CDs和AuNPs的形貌表征 | 第37-38页 |
3.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8-40页 |
3.3.3 AuNPs猝灭CDs荧光的机理 | 第40-42页 |
3.4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5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