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将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作为液相色谱填料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材料的形貌控制 | 第11-13页 |
1.2.3 材料的分散性研究 | 第13页 |
1.2.4 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材料的官能化 | 第13-15页 |
1.3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1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 第15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有机-无机杂化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形貌控制研究 | 第17-33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7-20页 |
2.2.1 主要原料 | 第17-18页 |
2.2.2 主要设备 | 第18页 |
2.2.3 水热合成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多孔二氧化硅微球 | 第18-19页 |
2.2.4 材料的表征 | 第19-2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0-32页 |
2.3.1 氨水浓度的影响 | 第20-23页 |
2.3.2 DTAB浓度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3 水含量的影响 | 第25-28页 |
2.3.4 陈化温度的影响 | 第28-31页 |
2.3.5 孔道的有序性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有机-无机杂化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分散性研究 | 第33-43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超声技术对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微球的分散性研究 | 第33-36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33页 |
3.2.2 材料的表征 | 第33-34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3.3 高速剪切技术对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微球的分散性研究 | 第36-42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3.3.2 材料的表征 | 第36-37页 |
3.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C_(18)键合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43-59页 |
4.1 引言 | 第43-44页 |
4.2 共缩聚法制备C_(18)键合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微球 | 第44-49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4.3 后接枝法制备C_(18)键合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微球 | 第49-57页 |
4.3.1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4.3.2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