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30页 |
1.1 背景 | 第14-26页 |
1.1.1 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 | 第14-15页 |
1.1.2 乳腺癌治疗进展 | 第15-17页 |
1.1.3 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1.3.1 生活质量的定义 | 第17-18页 |
1.1.3.2 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1.4 补充替代医学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 第19-26页 |
1.1.4.1 补充替代医学概述 | 第19-21页 |
1.1.4.2 循证理念和方法在补充替代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1.1.4.3 补充替代医学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1.1.4.4 非药物补充替代医学辅助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按摩疗法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 | 第30-64页 |
2.1 背景 | 第30-32页 |
2.1.1 按摩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 第30页 |
2.1.2 按摩疗法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2.2.1 纳入排除标准 | 第32页 |
2.2.2 数据检索 | 第32-34页 |
2.2.3 资料提取 | 第34页 |
2.2.4 质量评价 | 第34页 |
2.2.5 统计学处理 | 第34-35页 |
2.3 结果 | 第35-58页 |
2.3.1 文献检索结果 | 第35-38页 |
2.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第38-45页 |
2.3.3 质量评价 | 第45-47页 |
2.3.4 Meta分析结果 | 第47-58页 |
2.4 讨论 | 第58-63页 |
2.4.1 瑜伽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 | 第58-61页 |
2.4.2 按摩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次要结局指标评价的干预效果 | 第61-63页 |
2.5 结论 | 第63-64页 |
第三章 瑜伽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 | 第64-95页 |
3.1 背景 | 第64-68页 |
3.1.1 瑜伽的起源与发展 | 第64-66页 |
3.1.2 瑜伽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第66-6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68-70页 |
3.2.1 纳入排除标准 | 第68-69页 |
3.2.2 数据检索 | 第69页 |
3.2.3 资料提取 | 第69页 |
3.2.4 质量评价 | 第69页 |
3.2.5 统计学处理 | 第69-70页 |
3.3 结果 | 第70-91页 |
3.3.1 文献检索结果 | 第70-73页 |
3.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第73-80页 |
3.3.3 质量评价 | 第80-82页 |
3.3.4 Meta分析结果 | 第82-91页 |
3.4 讨论 | 第91-94页 |
3.5 结论 | 第94-95页 |
第四章 太极拳辅助治疗乳腺癌主流治疗后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 | 第95-124页 |
4.1 背景 | 第95-98页 |
4.1.1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 第95-96页 |
4.1.2 太极拳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第96-98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98-100页 |
4.2.1 纳入排除标准 | 第98-99页 |
4.2.2 数据检索 | 第99页 |
4.2.3 资料提取 | 第99-100页 |
4.2.4 质量评价 | 第100页 |
4.2.5 统计学处理 | 第100页 |
4.3 结果 | 第100-119页 |
4.3.1 文献检索结果 | 第100-103页 |
4.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第103-108页 |
4.3.3 质量评价 | 第108-109页 |
4.3.4 Meta分析结果 | 第109-119页 |
4.4 讨论 | 第119-123页 |
4.5 结论 | 第123-124页 |
第五章 针刺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 | 第124-159页 |
5.1 背景 | 第124-129页 |
5.1.1 针刺的起源与发展 | 第124-126页 |
5.1.2 针刺辅助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第126-129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129-131页 |
5.2.1 纳入排除标准 | 第129页 |
5.2.2 数据检索 | 第129-130页 |
5.2.3 资料提取 | 第130页 |
5.2.4 质量评价 | 第130页 |
5.2.5 统计学处理 | 第130-131页 |
5.3 结果 | 第131-153页 |
5.3.1 文献检索结果 | 第131-134页 |
5.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第134-142页 |
5.3.3 质量评价 | 第142-143页 |
5.3.4 Meta分析结果 | 第143-153页 |
5.4 讨论 | 第153-158页 |
5.5 结论 | 第158-159页 |
第六章 正念心理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心理状况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 第159-182页 |
6.1 背景 | 第159-161页 |
6.1.1 正念心理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 第159-160页 |
6.1.2 正念心理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160-161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163页 |
6.2.1 纳入排除标准 | 第161-162页 |
6.2.2 数据检索 | 第162页 |
6.2.3 资料提取 | 第162页 |
6.2.4 质量评价 | 第162-163页 |
6.2.5 统计学处理 | 第163页 |
6.3 结果 | 第163-179页 |
6.3.1 文献检索结果 | 第163-166页 |
6.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第166-173页 |
6.3.3 质量评价 | 第173-174页 |
6.3.4 Meta分析结果 | 第174-179页 |
6.4 讨论 | 第179-181页 |
6.5 结论 | 第181-182页 |
第七章 短期正念减压心理治疗和放松训练辅助干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队列研究 | 第182-218页 |
7.1 背景 | 第182-185页 |
7.1.1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现状 | 第182-183页 |
7.1.2 正念减压心理治疗和放松训练的研究与发展 | 第183-184页 |
7.1.3 正念减压心理和放松训练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84-185页 |
7.2 材料与方法 | 第185-190页 |
7.2.1 研究设计 | 第185页 |
7.2.2 研究对象 | 第185-186页 |
7.2.3 样本量的确定 | 第186页 |
7.2.4 评估工具 | 第186-187页 |
7.2.5 干预方法 | 第187-189页 |
7.2.6 研究过程 | 第189页 |
7.2.7 质量控制 | 第189-190页 |
7.2.8 统计学处理 | 第190页 |
7.3 结果 | 第190-209页 |
7.4 讨论 | 第209-217页 |
7.5 结论 | 第217-218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218-222页 |
8.1 结论 | 第218页 |
8.2 本研究创新点 | 第218-219页 |
8.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219-220页 |
8.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220-2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255页 |
附录 | 第255-263页 |
缩略语表 | 第263-2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65-267页 |
致谢 | 第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