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风险评估--以陕西省宝鸡市A县农村信用社为例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1.6 本文的主要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特征分析 | 第20-26页 |
2.1 农村信用合作社风险分析 | 第20-22页 |
2.1.1 风险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风险的种类 | 第20-21页 |
2.1.3 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分析 | 第21-22页 |
2.2 信用风险管理分析 | 第22-26页 |
2.2.1 信用风险管理概念分析 | 第22-23页 |
2.2.2 信用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 第23-24页 |
2.2.3 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必要性及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26-34页 |
3.1 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3.2 压力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27-31页 |
3.2.1 压力测试的概念 | 第27-28页 |
3.2.2 压力测试的方法 | 第28-29页 |
3.2.3 压力测试的流程 | 第29-31页 |
3.3 压力测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第31-34页 |
3.3.1 压力测试的适用性 | 第31-32页 |
3.3.2 压力测试的局限性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实证分析 | 第34-46页 |
4.1 压力测试模型的设计 | 第34-36页 |
4.2 压力测试模型变量的选择 | 第36-38页 |
4.2.1 压力测试模型变量的选择 | 第36页 |
4.2.2 压力测试模型变量的经济学解释 | 第36-38页 |
4.3 压力测试模型的估计 | 第38-39页 |
4.3.1 相关数据选择及处理方法 | 第38页 |
4.3.2 压力测试模型参数估计 | 第38-39页 |
4.4 压力测试情境的设定及执行 | 第39-46页 |
4.4.1 压力测试情境的设定 | 第40-44页 |
4.4.2 压力测试的执行及结果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50页 |
5.1 压力测试结论分析 | 第46-47页 |
5.2 信用风险管理意见与建议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