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新型转氨酶的挖掘及其应用于手性胺和邻氨基醇合成的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手性化合物第13-14页
    1.2 手性胺和手性氨醇类化合物第14-16页
    1.3 手性胺和手性氨醇类化合物的合成第16-19页
        1.3.1 化学合成第17页
        1.3.2 生物合成第17-19页
    1.4 转氨酶第19-24页
        1.4.1 转氨酶的分类第20页
        1.4.2 ω-转氨酶第20-21页
        1.4.3 ω-转氨酶在合成手性胺和手性氨醇类化合物的应用第21-24页
    1.5 ω-转氨酶筛选方法的介绍第24-27页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转氨酶筛选方法的建立第29-39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9-30页
        2.2.1 菌株来源第29-30页
        2.2.2 实验试剂第30页
        2.2.3 实验仪器第30页
    2.3 实验方法第30-32页
        2.3.1 显色反应条件探究第30-31页
        2.3.2 筛选方法灵敏度探究第31-32页
        2.3.3 转氨酶的筛选第32页
        2.3.4 分析方法第32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2.4.1 显色条件第32-35页
        2.4.2 筛选方法的灵敏度第35-36页
        2.4.3 全细胞空白对照第36页
        2.4.4 转氨酶的筛选第36-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ω-转氨酶目的基因的克隆与重组表达第39-55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9-41页
        3.2.1 菌种与质粒第39页
        3.2.2 试剂盒第39页
        3.2.3 试剂第39-40页
        3.2.4 实验仪器第40页
        3.2.5 培养基及其他试剂配制第40-41页
    3.3 实验方法第41-44页
        3.3.1 搜索及比对目的基因第41页
        3.3.2 设计引物及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41-42页
        3.3.3 ω-转氨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目的蛋白的表达第42-43页
        3.3.4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43-44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44-52页
        3.4.1 ω-转氨酶基因的挖掘第44-47页
        3.4.2 重组载体的构建第47-50页
        3.4.3 目的蛋白的表达第50-51页
        3.4.4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51-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四章 ω-转氨酶酶学性质表征及其底物特异性研究第55-69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实验材料第55-56页
        4.2.1 菌株及培养基第55页
        4.2.2 实验试剂第55-56页
        4.2.3 实验仪器第56页
    4.3 实验方法第56-59页
        4.3.1 酶活测定方法第56-57页
        4.3.2 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第57页
        4.3.3 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第57页
        4.3.4 ω-转氨酶温度稳定性测定第57页
        4.3.5 ω-转氨酶动力学特征测定第57页
        4.3.6 ω-转氨酶底物特异性研究第57-59页
        4.3.7 制备S构型苯甘氨醇第59页
        4.3.8 分析方法第59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59-66页
        4.4.1 不同pH对ω-转氨酶酶活的影响第59-61页
        4.4.2 不同温度对ω-转氨酶酶活的影响第61-62页
        4.4.3 ω-转氨酶温度稳定性第62-63页
        4.4.4 ω-转氨酶底物动力学性质第63-64页
        4.4.5 ω-转氨酶特异性催化反应合成手性胺和邻氨基醇第64-66页
        4.4.6 转氨酶PpspuC动力学拆分外消旋苯甘氨醇制备S构型苯甘氨醇第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9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5.1 主要结论第69-70页
    5.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附录第79-83页
致谢第8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破锣化学成分的研究
下一篇:黄三七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