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血管疾病论文--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论文

颈动脉彩超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高海拔地区重度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2页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第12-16页
    2.1 临床资料第12-13页
        2.1.1 研究对象第12页
        2.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第12页
        2.1.3 研究对象数量第12-13页
    2.2 研究方法第13-16页
        2.2.1 血清Hcy的测定第13页
        2.2.2 颈动脉彩超检测第13页
        2.2.3 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诊断标准第13-14页
        2.2.4 颈动脉狭窄的判断标准第14页
        2.2.5 改良的Rankin残障量表第14-15页
        2.2.6 研究内容第15页
        2.2.7 统计方法第15-16页
第三章 结果第16-21页
    3.1 一般情况第16页
    3.2 高原组与西宁组及对照组三组间不同性质斑块构成情况第16页
    3.3 三组间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及血管狭窄发生率对比第16-17页
    3.4 三组间斑块发生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生化指标对比第17-18页
    3.5 高原脑梗死组中不同狭窄程度患者斑块发生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比第18-19页
    3.6 患者1年预后评估第19-21页
第四章 讨论第21-25页
    4.1 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斑块的性质类型与脑梗死的发病相关性分析第21-22页
    4.2 血清Hcy与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第22-23页
    4.3 高海拔地区脑梗死患者预后一年转归分析第23-24页
    4.4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第24-25页
第五章 结论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30页
致谢第30-31页
附录A 综述第31-37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作者简历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GFR1、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Mfn2和ERβ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