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摘要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7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一、中日传统型群体诉讼制度比较研究 | 第17-23页 |
(一)日本选定当事人制度 | 第17-19页 |
(二)中国代表人诉讼制度 | 第19-22页 |
(三)小结 | 第22-23页 |
二、中日现代型消费者群体诉讼制度比较研究 | 第23-37页 |
(一)日本现代型消费者群体诉讼 | 第24-32页 |
(二)中国消费者团体诉讼 | 第32-35页 |
(三)中日关于团体诉讼与集团诉讼的讨论 | 第35-37页 |
三、比较研究中日消费群体诉讼的启示 | 第37-40页 |
(一)实体法与程序法结合 | 第37页 |
(二)社会功能与个体救济功能相结合 | 第37-38页 |
(三)激励与制约相结合 | 第38-39页 |
(四)重视民间公益组织在消费者群体诉讼中的重要作用 | 第39-40页 |
四、构建我国损害赔偿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 | 第40-47页 |
(一)二阶构造诉讼结构模式 | 第41-43页 |
(二)限定适用范围 | 第43-44页 |
(三)完善消费者团体制度 | 第44-45页 |
(四)建立诉讼激励机制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消费者财产侵害群体救济民事诉讼程序特例法 | 第52-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