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认知无线电与Ad Hoc网络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背景及相关研究 | 第14-24页 |
·认知网络系统模型 | 第14-15页 |
·认知模块 | 第14页 |
·自组织模块 | 第14-15页 |
·重配置模块 | 第15页 |
·认知Ad Hoc网络分析 | 第15-18页 |
·Ad Hoc网络架构 | 第15-17页 |
·认知Ad Hoc网络与传统Ad Hoc网络的区别 | 第17-18页 |
·Ad Hoc路由协议分类 | 第18-21页 |
·传统Ad Hoc路由协议分类 | 第18-19页 |
·认知Ad Hoc路由协议分类 | 第19-21页 |
·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基于图论的认知路由协议 | 第21-22页 |
·基于最优化公式的路由协议 | 第22页 |
·时延最优的认知路由协议 | 第22-23页 |
·吞吐量最优的认知路由协议 | 第23页 |
·基于树分配的路由协议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Ad Hoc中的多信道技术研究 | 第24-37页 |
·引言 | 第24页 |
·多信道技术的优势 | 第24-25页 |
·更大系统容量 | 第24页 |
·更小的延时 | 第24-25页 |
·更方便提供新服务 | 第25页 |
·多信道技术中的关键问题 | 第25-28页 |
·信道同步 | 第25-26页 |
·多接口多信道中的隐藏终端问题 | 第26-27页 |
·接口数量问题 | 第27页 |
·信道分配问题 | 第27-28页 |
·基于多信道的Ad Hoc路由协议 | 第28-30页 |
·仿真工具介绍 | 第30-32页 |
·网络仿真工具NS2 | 第30-32页 |
·NS2 仿真环境设计 | 第32页 |
·多信道技术仿真分析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一种改进的认知Ad-Hoc网络信道分配机制 | 第37-53页 |
·引言 | 第37页 |
·问题描述 | 第37-40页 |
·主用户干扰问题 | 第38页 |
·信道初始化与信息同步 | 第38页 |
·数据信道频繁切换问题 | 第38-39页 |
·控制信道瓶颈问题 | 第39-40页 |
·一种改进的基于多信道的跨层信道分配机制 | 第40-45页 |
·信道分类 | 第41-42页 |
·信道初始化 | 第42-43页 |
·初始HELLO信息包 | 第43-44页 |
·信道切换 | 第44-45页 |
·信道更新 | 第45页 |
·改进的信道管理机制的优点 | 第45-46页 |
·节省控制信道开销 | 第45页 |
·减少信道频繁切换 | 第45-46页 |
·不需要严格信道同步 | 第46页 |
·易于实现 | 第46页 |
·仿真分析 | 第46-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一种基于DSDV的改进认知路由协议 | 第53-71页 |
·引言 | 第53页 |
·问题描述 | 第53-57页 |
·DSDV路由协议 | 第53-55页 |
·主用户干扰问题 | 第55页 |
·路由负载不均 | 第55-56页 |
·路由重配置问题 | 第56页 |
·认知Ad Hoc网络跨层路由协议分层模型 | 第56-57页 |
·CLC-DSDV路由协议 | 第57-61页 |
·信道分配 | 第57页 |
·改善的路由包信息 | 第57-58页 |
·信道切换 | 第58页 |
·路由选择与路由更新 | 第58-59页 |
·路由更新包 | 第59-60页 |
·认知用户通信过程 | 第60-61页 |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61-70页 |
·假设条件 | 第61-62页 |
·仿真设置 | 第62-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1-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未来的研究工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