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铲液压挖掘机工作机构的仿真分析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正铲液压挖掘机概述 | 第10-11页 |
| 1.2 正铲液压挖掘机的发展概况 | 第11-15页 |
| 1.2.1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 1.2.2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 1.2.3 正铲液压挖掘机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1.3 正铲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工作装置运动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19-42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工作装置状态空间 | 第19-38页 |
| 2.2.1 基于D-H坐标法建立运动学模型 | 第20-27页 |
| 2.2.2 运动学正解 | 第27-29页 |
| 2.2.3 运动学逆解 | 第29-30页 |
| 2.2.4 工作空间 | 第30-33页 |
| 2.2.5 正铲液压挖掘机的主要作业参数 | 第33-34页 |
| 2.2.6 典型挖掘作业 | 第34-38页 |
| 2.3 机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 | 第38-4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3章 工作装置的受力以及主要构件的强度分析 | 第42-54页 |
| 3.1 引言 | 第42页 |
| 3.2 工作装置各构件的受力分析 | 第42-48页 |
| 3.3 挖掘阻力 | 第48-49页 |
| 3.3.1 挖掘阻力计算公式 | 第48-49页 |
| 3.4 工作装置主要构件的强度分析 | 第49-5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4章 挖掘力的分析计算 | 第54-65页 |
| 4.1 引言 | 第54页 |
| 4.2 正铲液压挖掘机挖掘过程 | 第54页 |
| 4.3 工作液压缸的理论挖掘力 | 第54-56页 |
| 4.3.1 斗杆液压缸的理论挖掘力 | 第55页 |
| 4.3.2 铲斗液压缸的理论挖掘力 | 第55-56页 |
| 4.4 整机理论挖掘力 | 第56-61页 |
| 4.4.1 整机理论挖掘力模型的建立 | 第56-60页 |
| 4.4.2 已知挖掘阻力各工作液压缸的受力情况 | 第60-61页 |
| 4.5 挖掘图谱 | 第61-63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5章 工作装置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第65-71页 |
| 5.1 引言 | 第65页 |
| 5.2 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 | 第65页 |
| 5.3 工作装置各构件的质量属性和几何已知量 | 第65-67页 |
| 5.4 挖掘机工作装置关节驱动力(力矩)求解 | 第67-69页 |
| 5.4.1 三连杆机构求解 | 第68页 |
| 5.4.2 液压缸—连杆机构求解 | 第68-69页 |
| 5.5 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分析 | 第69-70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6章 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虚拟样机建模与分析 | 第71-83页 |
| 6.1 引言 | 第71页 |
| 6.2 挖掘机工作装置虚拟样机建模 | 第71-74页 |
| 6.2.1 挖掘机模型的导入与简化 | 第71-72页 |
| 6.2.2 约束的创建与检测 | 第72-73页 |
| 6.2.3 挖掘机模型驱动的添加 | 第73-74页 |
| 6.3 虚拟样机仿真分析 | 第74-82页 |
| 6.3.1 基于Adams的运动学仿真 | 第74-79页 |
| 6.3.2 基于Adams的力学仿真 | 第79-82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