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1.1 前言 | 第8-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1.2.1 氮循环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1.2.2 新型氮循环微生物 | 第11-14页 |
| 1.2.3 环境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4-15页 |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3.3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4页 |
| 2.1 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 2.1.1 样品采集与保存方法 | 第17页 |
| 2.1.2 传统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7-20页 |
| 2.1.3 高通量测序技术方法 | 第20-22页 |
| 2.1.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2页 |
| 2.2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分布及发生规律 | 第24-39页 |
| 3.1 前言 | 第24-25页 |
| 3.2 样品采集 | 第25-27页 |
| 3.2.1 旱地土壤样品 | 第25页 |
| 3.2.2 稻田土壤样品 | 第25-26页 |
| 3.2.3 沉积物样品 | 第26-27页 |
| 3.3 培养实验 | 第27-29页 |
| 3.3.1 加水培养实验 | 第27-28页 |
| 3.3.2 缺水培养实验 | 第28页 |
| 3.3.3 缺水后再加水培养实验 | 第28-29页 |
| 3.4 结果 | 第29-36页 |
| 3.4.1 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分布 | 第29-31页 |
| 3.4.2 干湿交替条件下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变化 | 第31-36页 |
| 3.5 讨论 | 第36-38页 |
| 3.6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氨氧化古菌的分布及发生规律验证 | 第39-50页 |
| 4.1 引言 | 第39-40页 |
| 4.2 样品采集 | 第40页 |
| 4.3 培养实验 | 第40页 |
| 4.4 结果 | 第40-47页 |
| 4.4.1 氨氧化古菌的丰度分布规律 | 第40-42页 |
| 4.4.2 干湿交替条件下的氨氧化古菌变化 | 第42-47页 |
| 4.5 讨论 | 第47-48页 |
| 4.6 小结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高通量测序研究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 第50-67页 |
| 5.1 引言 | 第50-51页 |
| 5.2 样品采集 | 第51页 |
| 5.3 培养实验 | 第51页 |
| 5.4 结果 | 第51-64页 |
| 5.4.1 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 第51-55页 |
| 5.4.2 干湿交替条件下的微生物变化 | 第55-64页 |
| 5.5 讨论 | 第64-65页 |
| 5.6 小结 | 第65-6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71页 |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 6.2 展望 | 第68-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 附录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