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6.1 创新点 | 第15页 |
1.6.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 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原理 | 第16-23页 |
2.1 农村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含义 | 第16-17页 |
2.1.1 农村社区的含义 | 第16页 |
2.1.2 农村社区建设的含义 | 第16-17页 |
2.2 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 | 第17-18页 |
2.3 农村社区建设的特征 | 第18-19页 |
2.4 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标准 | 第19-20页 |
2.4.1 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规划、布局 | 第19页 |
2.4.2 农村社区基本功能 | 第19页 |
2.4.3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 第19-20页 |
2.4.4 农村社区运行机制 | 第20页 |
2.5 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 | 第20-23页 |
2.5.1 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 | 第20-21页 |
2.5.2 有利于维护农村的稳定 | 第21页 |
2.5.3 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 | 第21页 |
2.5.4 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 第21-23页 |
3 潍坊市寒亭区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分析 | 第23-36页 |
3.1 寒亭区的基本概况 | 第23-24页 |
3.2 寒亭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状况 | 第24-28页 |
3.2.1 优化空间布局,确定服务范围 | 第24页 |
3.2.2 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优质服务 | 第24-25页 |
3.2.3 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 | 第25-26页 |
3.2.4 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 | 第26-27页 |
3.2.5 理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 第27页 |
3.2.6 构建农村社区建设投入长效机制 | 第27-28页 |
3.3 寒亭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特色 | 第28-36页 |
3.3.1 农村社区“服务圈” | 第28-30页 |
3.3.2 农村社区“党建圈” | 第30-31页 |
3.3.3 农村社区“经济圈” | 第31-36页 |
4 寒亭区农村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因素剖析 | 第36-45页 |
4.1 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 第36-42页 |
4.1.1 农村社区建设进展缓慢 | 第36-37页 |
4.1.2 农村社区基础设施薄弱 | 第37-38页 |
4.1.3 部分社区干部与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不高 | 第38-40页 |
4.1.4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发展薄弱 | 第40-42页 |
4.1.5 农村社区管理错位 | 第42页 |
4.2 因素剖析 | 第42-45页 |
4.2.1 农村社区建设缺乏法规支持、政策不明确 | 第42-43页 |
4.2.2 农村社区建设投资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43页 |
4.2.3 农村社区管理义务与利益、义务与权利不对等 | 第43页 |
4.2.4 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有限 | 第43-45页 |
5 推进寒亭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45-63页 |
5.1 确立农村社区规划的原则 | 第45-48页 |
5.1.1 以人为本 | 第45页 |
5.1.2 服务发展 | 第45-46页 |
5.1.3 统筹兼顾 | 第46-47页 |
5.1.4 节约用地 | 第47页 |
5.1.5 突出特色 | 第47-48页 |
5.1.6 注重生态 | 第48页 |
5.2 创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 第48-50页 |
5.2.1 合理规划布局农村社区 | 第48-49页 |
5.2.2 明确农村社区功能 | 第49-50页 |
5.3 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 第50-53页 |
5.3.1 健全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 第50-51页 |
5.3.2 健全农村社区自助互助服务体系 | 第51页 |
5.3.3 健全农村社区市场化服务体系 | 第51-52页 |
5.3.4 提升农村社区服务水平 | 第52页 |
5.3.5 理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 第52-53页 |
5.4 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 | 第53-55页 |
5.4.1 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 第53-54页 |
5.4.2 完善农村社区生产生活设施 | 第54-55页 |
5.5 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 | 第55-61页 |
5.5.1 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 第55-56页 |
5.5.2 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 | 第56-58页 |
5.5.3 加强农村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 第58-59页 |
5.5.4 加强农村社区民间组织、中介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 第59页 |
5.5.5 加强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 第59-61页 |
5.6 构建农村社区建设投入长效机制 | 第61-63页 |
6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