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自组织网络路侧中继节点部署与高能效调度性能分析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页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车辆自组织网络概述 | 第17-27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基本概念 | 第17-20页 |
2.2.1 网络结构 | 第17-18页 |
2.2.2 网络特征 | 第18-19页 |
2.2.3 典型应用 | 第19-20页 |
2.3 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2.3.1 研究组织机构 | 第20-21页 |
2.3.2 研究方向 | 第21-23页 |
2.4 车辆自组织网络的连通性问题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路边中继单元部署与能量效率分析 | 第27-45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自组织拓扑结构连通性分析 | 第27-30页 |
3.3 RP单元部署模型的能量效率分析 | 第30-40页 |
3.3.1 网络模型 | 第30-31页 |
3.3.2 问题描述 | 第31-33页 |
3.3.3 分析模型 | 第33-40页 |
3.4 性能评估 | 第40-43页 |
3.4.1 仿真结果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路边中继单元部署与网络时延分析 | 第45-59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网络时延问题 | 第45-46页 |
4.3 网络延时分析 | 第46-54页 |
4.3.1 网络延时 | 第47-48页 |
4.3.2 直接前传过程分析 | 第48-49页 |
4.3.3 间接追赶过程分析 | 第49-54页 |
4.4 性能仿真 | 第54-57页 |
4.4.1 仿真设定 | 第54-55页 |
4.4.2 仿真结果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