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图像三维重建基础理论与方法 | 第15-33页 |
2.1 建筑物三维重建系统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2 相机标定 | 第16-21页 |
2.2.1 相机模型 | 第16-18页 |
2.2.2 相机畸变 | 第18-19页 |
2.2.3 单应性矩阵 | 第19-20页 |
2.2.4 张正友标定 | 第20-21页 |
2.3 边缘检测 | 第21-24页 |
2.3.1 Sobel算子 | 第22页 |
2.3.2 Canny算子 | 第22-24页 |
2.4 直线检测 | 第24-27页 |
2.4.1 Hough变换直线检测 | 第24-25页 |
2.4.2 LSD直线检测 | 第25-27页 |
2.5 鲁棒估计算法 | 第27-29页 |
2.5.1 RANSAC算法 | 第28页 |
2.5.2 M估计子算法 | 第28-29页 |
2.6 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 | 第29-31页 |
2.6.1 Gauss-Newton算法 | 第30页 |
2.6.2 L-M算法 | 第30-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基于图像局部纹理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 | 第33-41页 |
3.1 中值滤波算法概述 | 第33-34页 |
3.1.1 算法原理 | 第33-34页 |
3.1.2 算法步骤 | 第34页 |
3.2 基于图像局部纹理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 | 第34-40页 |
3.2.1 ASWM滤波算法步骤 | 第34-35页 |
3.2.2 AMUT滤波算法步骤 | 第35-37页 |
3.2.3 实验结果 | 第37-40页 |
3.2.4 结论 | 第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透视原理的改进的MSAC消失点估计算法研究 | 第41-57页 |
4.1 基于MSAC的消失点估计算法 | 第41-44页 |
4.1.1 MSAC算法 | 第42-43页 |
4.1.2 距离函数 | 第43-44页 |
4.2 基于透视原理的改进的MSAC消失点估计算法 | 第44-55页 |
4.2.1 透视原理 | 第44-47页 |
4.2.2 算法原理 | 第47-49页 |
4.2.3 算法步骤 | 第49-51页 |
4.2.4 实验结果 | 第51-54页 |
4.2.5 结论 | 第54-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基于形态特征的建筑物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 第57-79页 |
5.1 特征点检测算法 | 第57-61页 |
5.1.1 Harris角点检测算法 | 第57-58页 |
5.1.2 Shi-Tomasi角点检测算法 | 第58-59页 |
5.1.3 SIFT特征点检测算法 | 第59-60页 |
5.1.4 现有算法用于建筑物三维重建的问题分析 | 第60-61页 |
5.2 特征点匹配算法 | 第61-62页 |
5.2.1 NCC匹配算法 | 第61-62页 |
5.2.2 最近邻匹配算法 | 第62页 |
5.3 基于形态特征的建筑物顶点及轮廓提取方法 | 第62-76页 |
5.3.1 算法原理 | 第63-67页 |
5.3.2 算法步骤 | 第67-69页 |
5.3.3 实验结果 | 第69-76页 |
5.3.4 结论 | 第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六章 基于序列图像的建筑物三维重建系统开发及其应用 | 第79-109页 |
6.1 两幅图像的三维重建 | 第79-86页 |
6.1.1 对极几何 | 第79-80页 |
6.1.2 基础矩阵 | 第80-81页 |
6.1.3 本质矩阵 | 第81-82页 |
6.1.4 恢复相机运动参数 | 第82-85页 |
6.1.5 三角测量法 | 第85-86页 |
6.2 序列图像的三维重建 | 第86-90页 |
6.2.1 序列图像三维重建 | 第86-88页 |
6.2.2 图像匹配过程控制 | 第88-90页 |
6.3 三维重建系统 | 第90-94页 |
6.3.1 误差控制算法 | 第90-91页 |
6.3.2 三维重建系统构架 | 第91页 |
6.3.3 关键数据结构 | 第91-94页 |
6.4 三维重建系统实验结果 | 第94-107页 |
6.4.1 顶点匹配 | 第96-98页 |
6.4.2 点云重建 | 第98-100页 |
6.4.3 线框模型获取 | 第100-104页 |
6.4.4 纹理映射 | 第104-10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109页 |
7.2 展望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