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1页 |
1.4 主要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1 粮食物流的定义 | 第13页 |
2.2 粮食物流的特点 | 第13-14页 |
2.3 粮食物流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页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3 河南省粮食物流需求典型因素的确定 | 第16-24页 |
3.1 粮食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 | 第16-17页 |
3.1.1 粮食物流设施紧缺 | 第16页 |
3.1.2 粮食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 第16-17页 |
3.1.3 粮食产后浪费严重 | 第17页 |
3.1.4 粮食物流市场混乱 | 第17页 |
3.1.5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 第17页 |
3.2 粮食物流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17-18页 |
3.3 影响指标设置的原则 | 第18-19页 |
3.4 粮食物流需求影响因素的筛选 | 第19-23页 |
3.4.1 粮食物流需求指标的初步设定 | 第19-20页 |
3.4.2 基于最大关联度的灰色关联聚类的原理 | 第20-21页 |
3.4.3 河南省粮食物流需求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聚类 | 第21-2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4 河南省粮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24-36页 |
4.1 灰色回归预测模型的介绍 | 第24-26页 |
4.1.1 基于余切函数变换的GM(1,1)模型 | 第24-25页 |
4.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25-26页 |
4.1.3 灰色回归预测模型的建模步骤 | 第26页 |
4.2 河南省粮食物流需求预测 | 第26-29页 |
4.3 未来五年河南省粮食物流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 第29-35页 |
4.3.1 各个影响因素的灰预测 | 第29-35页 |
4.3.2 未来五年河南省粮食物流需求量的回归预测 | 第3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5 河南省粮食物流的发展对策建议 | 第36-40页 |
5.1 完善粮食物流配套设施 | 第36页 |
5.2 积极发展铁路运粮方式 | 第36-37页 |
5.3 大力推动“智能粮食”进程 | 第37页 |
5.4 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 | 第37页 |
5.5 减少粮食物流环节浪费 | 第37-38页 |
5.6 规范整治粮食物流市场 | 第38页 |
5.7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引进 | 第38-3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0-41页 |
6.1 结论 | 第40页 |
6.2 展望 | 第4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ABSTRACT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