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第三节 本文创新和不足 | 第12-13页 |
一、本文创新 | 第12页 |
二、本文不足 | 第12-13页 |
第四节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第一节 股市公告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沪港通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深港通理论分析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深港通理论分析 | 第19-23页 |
一、深港通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 | 第19-20页 |
二、深港通对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的影响 | 第20-21页 |
三、深港通对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影响 | 第21-22页 |
四、深港通对A股市场投资理念的影响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深港通对异常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5-46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25-27页 |
一、累积异常收益(CAR)的计算 | 第26-27页 |
二、累积异常收益(CAR)的显著检验方法 | 第27页 |
第二节 实证结果 | 第27-43页 |
一、深港通公告期实证结果 | 第27-35页 |
二、深港通开通期实证结果 | 第35-43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第五章 异常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6-52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实证结果 | 第47-51页 |
一、公告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结果 | 第47-49页 |
二、开通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结果 | 第49-51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2-5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2-55页 |
一、加强审慎监管原则在政府调节行为中的贯彻落实 | 第53页 |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 第53-54页 |
三、促进创业板估值回归,提升上市公司内生性增长能力 | 第54页 |
四、加强机构投资者的监管,鼓励价值投资 | 第54-55页 |
第三节 总结和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