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秦王川灌区土壤盐分特征变化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盐渍化土壤改良与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盐渍化土壤概况 | 第12-13页 |
| ·盐渍土治理与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 | 第13-18页 |
| ·盐渍土研究机构 | 第13页 |
| ·盐渍土水盐运动规律的研究 | 第13-14页 |
| ·蓄水条件下水盐运移的研究 | 第14-15页 |
| ·改良盐渍土的研究 | 第15-18页 |
| 第三章 引大入秦工程及秦王川灌区概况 | 第18-23页 |
| ·引大入秦工程概况 | 第18页 |
| ·秦王川灌区概况 | 第18-23页 |
| ·灌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19页 |
| ·灌区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 ·灌区水文地质 | 第20-21页 |
| ·秦王川灌区地下水情况 | 第21-23页 |
| 第四章 灌区土壤背景 | 第23-27页 |
| ·灌区土壤条件 | 第23-25页 |
| ·灌区地层与成土母岩关系 | 第23页 |
| ·土壤层的厚度及分布 | 第23-24页 |
| ·灌水前土壤盐分情况 | 第24-25页 |
| ·灌区土壤盐渍化的成因 | 第25-27页 |
| 第五章 灌区土壤盐分现状调查分析 | 第27-35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 ·土壤盐分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 第六章 灌溉影响的土壤盐分演化分析 | 第35-52页 |
| ·土壤盐分种类及含量分析 | 第35-41页 |
| ·土壤盐分类型变化 | 第35页 |
| ·土壤盐分含量变化 | 第35-36页 |
| ·灌水前后土壤总含盐量的变化 | 第36-41页 |
| ·土壤盐分离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 ·土壤钠危害程度的分析 | 第42-44页 |
| ·土壤盐分水平分布 | 第44页 |
| ·土壤盐分垂向分布 | 第44-46页 |
| ·土壤次生盐渍化分布 | 第46页 |
| ·硝酸盐的垂向分布规律 | 第46-48页 |
| ·盐渍土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2页 |
| ·盐碱土与地下水、各种自然灾害的关系 | 第48-49页 |
|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气候因素 | 第49页 |
| ·地下水位高,水质矿化度大 | 第49-50页 |
| ·易于积盐的地形条件 | 第50页 |
| ·土壤母质影响积盐 | 第50-51页 |
| ·不合理的灌区管理方式 | 第51-5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6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建议与展望 | 第53-56页 |
| ·排水除涝 | 第53页 |
| ·灌溉改良 | 第53-54页 |
| ·植树造林 | 第54页 |
| ·合理耕作、施肥、灌溉 | 第54-55页 |
| ·做好水盐动态监测 | 第55-56页 |
| 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