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5页 |
1.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状况 | 第13-27页 |
1.1.1 功能配合物的构筑 | 第13-25页 |
1.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 | 第25-27页 |
1.2 发白光MOFs的研究 | 第27-44页 |
1.2.1 基于白光LED(White Light-Emissioning Devices, WLEDs)的发白光MOFs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8-42页 |
1.2.2 MOFs发光材料的原理 | 第42-44页 |
1.3 手性MOFs传感的研究 | 第44-51页 |
1.3.1 基于手性传感的手性MOFs研究现状 | 第45-51页 |
1.3.2 手性MOFs材料的构筑 | 第51页 |
1.4 问题的提出、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 | 第51-55页 |
1.4.1 问题的提出、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51-52页 |
1.4.2 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 | 第52-55页 |
第二章 单组分镧系金属掺杂的MOFs作为近紫外白光LED荧光粉 | 第55-85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58-61页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8页 |
2.1.2 配合物的合成 | 第58-59页 |
2.1.3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第59-61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61-82页 |
2.2.1 晶体的合成和结构 | 第61-67页 |
2.2.2 晶体的形貌 | 第67-68页 |
2.2.3 热稳定性 | 第68-69页 |
2.2.4 荧光性质 | 第69-80页 |
2.2.5 白光LED灯珠的制造和光电参数 | 第80-82页 |
2.3 自由配体的能级计算 | 第82-84页 |
2.3.1 自由配体的三线态能级计算 | 第82-83页 |
2.3.2 自由配体的单线态能级计算 | 第83-84页 |
2.4 结论 | 第84-85页 |
第三章 单组分稀土MOFs荧光粉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紫外-白光LED的应用 | 第85-105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86-89页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86-87页 |
3.1.2 配合物合成 | 第87-89页 |
3.1.3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第8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89-103页 |
3.2.1 晶体结构 | 第89-92页 |
3.2.2 晶体的合成 | 第92-93页 |
3.2.3 晶体的形貌 | 第93-94页 |
3.2.4 热稳定性 | 第94-96页 |
3.2.5 荧光性质 | 第96-102页 |
3.2.6 白光LED灯珠的制造和光电参数 | 第102-103页 |
3.3 结论 | 第103-105页 |
第四章 纯手性MOFs材料对手性乳酸异构体的对映选择性荧光传感 | 第105-129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106-109页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06页 |
4.1.2 有机配体的合成 | 第106-107页 |
4.1.3 配合物的合成 | 第107-108页 |
4.1.4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第108-109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26页 |
4.2.1 晶体结构 | 第109-115页 |
4.2.2 手性有机配体与手性MOFs晶体的合成 | 第115-118页 |
4.2.3 手性MOFs晶体的稳定性 | 第118-119页 |
4.2.4 手性分析 | 第119-120页 |
4.2.5 光谱分析 | 第120-123页 |
4.2.6 手性MOFs对有机小分子对映异构体的荧光探测 | 第123-126页 |
4.3 结论 | 第126-129页 |
第五章 纯手性MOFs材料作为圆二色传感器对未修饰氨基酸分子的对映选择性识别 | 第129-157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130-135页 |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30-131页 |
5.1.2 有机配体的合成 | 第131-132页 |
5.1.3 手性配合物的合成 | 第132-133页 |
5.1.4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第133-134页 |
5.1.5 手性HMOF-3的圆二色谱计算及其与氨基酸作用的模拟 | 第134-135页 |
5.1.6 圆二色谱测试 | 第135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135-155页 |
5.2.1 晶体结构 | 第135-140页 |
5.2.2 手性有机配体与手性MOFs晶体的合成 | 第140-141页 |
5.2.3 晶体稳定性 | 第141-144页 |
5.2.4 手性MOFs作为圆二色传感器识别D/L-氨基酸 | 第144-153页 |
5.2.5 圆二色谱的计算 | 第153-155页 |
5.3 小结 | 第155-1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7-161页 |
6.1 总结 | 第157-158页 |
6.2 展望 | 第158-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75页 |
附录 | 第175-1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77-179页 |
致谢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