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2-15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2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财政及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1.1 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龙头企业的界定 | 第17-18页 |
2.1.3 农业综合开发 | 第18页 |
2.1.4 农业财政政策 | 第18-19页 |
2.2 财政扶持的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2.1 外部性理论 | 第19页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农业弱质性理论 | 第20-22页 |
3 冷水滩区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分析 | 第22-30页 |
3.1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现状 | 第22-27页 |
3.1.1 财政扶持农业政策的演变 | 第22-23页 |
3.1.2 具体财政政策 | 第23-27页 |
3.2 冷水滩区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现状 | 第27-30页 |
3.2.1 冷水滩区农业产业化的类型 | 第27-28页 |
3.2.2 支持冷水滩区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 第28-30页 |
4 冷水滩区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应用分析 | 第30-46页 |
4.1 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统计对比分析 | 第30-35页 |
4.1.1 数量统计分析 | 第30-33页 |
4.1.2 指标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4.1.3 水平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4.2 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效应分析 | 第35-41页 |
4.2.1 形成规模效应 | 第35-36页 |
4.2.2 提高产值水平 | 第36-38页 |
4.2.3 促使农民增收 | 第38-41页 |
4.3 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个案分析 | 第41-43页 |
4.3.1 基本情况概述 | 第41-42页 |
4.3.2 具体运作程序 | 第42页 |
4.3.3 实施完成情况 | 第42页 |
4.3.4 与传统财政扶持方式相比的优点 | 第42-43页 |
4.4 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 第43-46页 |
4.4.1 财政投入规模增长缓慢 | 第43-44页 |
4.4.2 农业产业化资金比重不合理 | 第44页 |
4.4.3 扶农资金管理机制不规范 | 第44-45页 |
4.4.4 扶持方式和渠道单一 | 第45-46页 |
5 冷水滩区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 第46-51页 |
5.1 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 第46-48页 |
5.1.1 深化财政资金的投入 | 第46页 |
5.1.2 制定配套农业产业发展的政府规划 | 第46-47页 |
5.1.3 优化示范基地建设 | 第47-48页 |
5.2 强化财政扶农的制度化 | 第48页 |
5.2.1 建立投资管理机制 | 第48页 |
5.2.2 建立风险防范和农业保险制度 | 第48页 |
5.3 完善健全财政监控 | 第48-51页 |
5.3.1 改进财政资金扶持方式 | 第49页 |
5.3.2 加强绩效考核 | 第49页 |
5.3.3 增强职业教育水平 | 第49-51页 |
6 结论及研究局限 | 第51-5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1页 |
6.2 本文研究局限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