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外科脱位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术配合补肾活血方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35页 |
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历史 | 第13-18页 |
1.1 祖国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第13页 |
1.2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 | 第13-15页 |
1.3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辩证分型 | 第15-16页 |
1.4 现代中医药治疗进展 | 第16-18页 |
2. 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 | 第18-27页 |
2.1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理 | 第18-19页 |
2.2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 | 第19页 |
2.3 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检查 | 第19-21页 |
2.4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 第21-22页 |
2.5 股骨头坏死的鉴别诊断 | 第22-24页 |
2.6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分型 | 第24-27页 |
3.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 第27-35页 |
3.1 非手术治疗 | 第27-29页 |
3.2 手术治疗 | 第29-35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5-48页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35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1.3 病例选择 | 第35页 |
1.4 分期及诊断标准 | 第35-36页 |
1.5 一般资料 | 第36页 |
1.6 治疗方法 | 第36-37页 |
1.7 术后处理 | 第37-38页 |
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 第38页 |
2.1 评分标准 | 第38页 |
2.2 判断方法 | 第38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38页 |
4. 临床疗效评估 | 第38页 |
4.1 疗效评估的方法 | 第38页 |
4.2 疗效评估的等级 | 第38页 |
5. 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5.1 基本情况 | 第39-40页 |
5.2 总体结果 | 第40-44页 |
6. 典型病例 | 第44-48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48-57页 |
1. 保髋治疗的意义和现状 | 第48-50页 |
1.1 保髋治疗方法 | 第48-49页 |
1.2 髋关节外科脱位手术方法的理论依据 | 第49-50页 |
2. 保髋治疗影响因素 | 第50-51页 |
2.1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对疗效的影响 | 第50页 |
2.2 年龄和性别对疗效的影响 | 第50页 |
2.3 股骨头坏死灶的位置和范围对疗效的影响 | 第50-51页 |
2.4 不同的植骨方式和材料对疗效的影响 | 第51页 |
2.5 手术时机的选择 | 第51页 |
3. 两种保髋方法的比较 | 第51-54页 |
3.1 疗效比较 | 第52页 |
3.2 分期分型比较 | 第52-53页 |
3.3 手术方法的比较 | 第53-54页 |
4. 中药在术后治疗中的作用 | 第54页 |
5. 保髋手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比较 | 第54-55页 |
6. 关于影像学的评价指标 | 第55页 |
7. 保髋治疗的疗效评价依据 | 第55-56页 |
8. 问题与展望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附录 | 第66-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