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中国共产党法治理念之历史变迁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4页
   ·研究的缘起第9-10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0-13页
   ·研究思路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法治与法治理念第14-22页
   ·法治的释义第14-16页
     ·法治之法律属性第14-15页
     ·法治之精神实质第15-16页
   ·法治理念的释义与基本内涵第16-20页
     ·法治理念之释义第16-17页
     ·法治理念在西方语境下的含义第17-19页
     ·法治理念在中国语境下的含义第19-20页
   ·评论与借鉴第20-22页
     ·法治理念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浓厚的伦理氛围第20页
     ·法治须折射伦理的基本价值第20页
     ·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是守法第20页
     ·法治理念之核心——人权保障与权力制约第20-21页
     ·理念是体现法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的思想观念第21页
     ·理念是推动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第21-22页
3 中国共产党法治理念的产生与变迁第22-39页
   ·中国近代对法治的认识与追求第22-23页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法律思想第23-26页
     ·立法上取得很大成就第25页
     ·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司法原则第25-26页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法制思想第26-30页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战略指导思想并解决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第27-28页
     ·把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并强调社会主义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第28-29页
     ·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并提出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思想第29-30页
     ·奠定了以“保障人权”为核心的法治理念第30页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法治思想第30-33页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关于国家职能的理论第31页
     ·正确解决了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的形式第31页
     ·把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上升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第31-32页
     ·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第32页
     ·把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法治国家上升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组成部分第32页
     ·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权理论第32-33页
   ·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法治理念第33-39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33-34页
     ·在中国国情下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34-35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第35-37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37-39页
4 中国共产党法治理念变迁的历史经验第39-44页
   ·法治建设应与国家的政治条件相符合第39-41页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第39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道路第39页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39-40页
     ·坚持“三个至上”第40-41页
   ·法治建设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第41-42页
   ·法治建设应围绕人的主体性和尊严而展开第42-43页
   ·法治建设应努力寻求“公”与“私”之间的平衡第43-44页
5 结语第44-45页
   ·结论与展望第44页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对策研究